
你還記得改革開放40年的這些時刻嗎?
回顧40年來改革開放的“圖與史”精彩瞬間!
1978年
“大包干”從他們手中誕生
1978年,安徽省鳳陽市小崗村的農民嚴俊昌、嚴立學、嚴立坤站在承包土地上,心中充滿希望。王強的照片
繼續挨餓還是另謀出路?1978年11月24日晚,安徽省鳳陽縣鳳梨公社小崗村18名農民做出了“包產到戶”的勇敢而偉大壯舉,開創了中國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先例。最后,天遂人愿,第二年秋,小崗村糧食大豐收。盡管如此,當時批評“包產到戶”的聲音還是不絕于耳。在這個關鍵時刻,鄧小平在1980年的一次重要談話中公開肯定了小崗村的“大包干”做法。1982年1月1日,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指出,社會主義體經濟的生產責任制是包產到戶、包干到戶。因此,全國實行了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極大地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促進了農村的發展。
1979年
男孩在長城上喝可樂
1979年,攝影師詹姆斯安丹森帶著一罐可口可樂進入中國。在長城上,他讓一個小男孩擺好可樂的姿勢,拍了這張照片。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和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外國品牌引進中國,這是中國逐漸融入世界的最好見證。
1981年
我們贏了!

1981年11月,中國女排以七戰全勝的姿態擊敗衛冕的東道主日本隊,首次贏得世界杯。全國震動,人民群眾自發前往天安門廣場慶祝勝利。女排精神也成為那個時代的象征,成為當時中國人民的模范和驕傲,也是20世紀80年代中國起飛的象征。
2001年
北京贏了!
2001年7月13日,北京成功申請奧運會,長安街的人們鼓掌慶祝。22點10分,整個天安門廣場沸騰,成千上萬的人喊道:“北京贏了!”
北京成為2008年第29屆夏季奧運會的主辦城市。
1999年
阿里巴巴的誕生
阿里巴巴供圖
1999年9月,以馬云為首的18人在杭州正式成立阿里巴巴。1994年,中國正式引入互聯網,當時沒人料到它對中國社會的影響如此之大。阿里巴巴成立于1999年,抓住了網絡發展的機遇,先后建立了淘寶等第三方銷售平臺,極大地推動了中國互聯網經濟的發展。如今,阿里巴巴已成為涵蓋電子商務服務、金融服務、物流服務、跨境貿易服務等業務的國際互聯網巨頭。互聯網經濟的出現和電子商務的發展改變了中國人的思想和消費習慣,促進了中國經濟的轉型升級,建立了信任體系、信用體系和安全體系,為中小企業家搭建了與大企業競爭的平臺。與此同時,阿里巴巴推出了一個高效的物流業,提高了整個社會的流通效率。阿里巴巴的崛起是改革開放后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的縮影。
2012年
“遼寧”起飛style
2012年11月24日,在遼寧大連航母“遼寧”號上,中國海軍原版“航母style”殲-15飛機起飛。
J-15飛機起飛時,起飛指揮員的動作引起了網友的極大興趣,被稱為“航母風格”,互聯網上也掀起了模仿“航母風格”的熱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