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什么有很多病人找老醫生登記,但醫院會減少排班?聽了之后,我很生氣
換句話說,我們現在做的每件事都追求性價比,買衣服追求性價比,買車追求性價比。事實上,追求最大的性價比不是買東西,而是看醫生。
總之,花最少的錢就能看好病。
如果你買衣服和車,你可以貨比三家,但你真的不能貨比三家,因為人們可以生活在奇怪的商品里;生病的人多,看病的人少,真正能看好病的人少。如果你從能看好病的醫生那里發現,讓普通人少花錢的人更是稀缺。
每個縣還是有幾個好醫生被普通人捧上天,但是這么好的醫生卻被各方面排斥,只受到普通人的贊揚。
1、李老被返聘
他的名字叫李云(化名),現年83歲;自60歲退休以來,他一直在縣醫院工作。
原來醫院從周一到周四排班;結果每天找他看病的病人絡繹不絕,但是醫院的收入比以前下降了很多。
醫生,我也去過他家,孩子們都在醫院工作;家里的房子也是三四十年的老房子,是醫院的宿舍樓。
雖然家里破舊不堪,但李云醫生在看病時非常照顧病人,不愿意開昂貴的藥。除了醫院的10元注冊費外,在我的印象中,總醫療費用很少超過30元。一般來說,他會開兩副中藥和幾片西藥。
如果買藥是按盒子買的,醫院里只有李老開藥是按片賣的;所以大人小孩買藥很少超過30元,所以醫院遇到李老開的藥會很反感。
如果你接觸到藥品銷售行業,你會聽到潛規則。醫生開的藥越貴,他背后的傭金就越高。像李老這樣開的藥仍然是最便宜的藥。不僅他沒有傭金,醫院也很難依靠賣藥的利潤收入。
因此,李老就這樣被排班兩個月后又被重新排班,從原來的四個全天到四個上午。
2、為何李老又被排班了?
有人會問,既然李老不能給醫院帶來豐厚的收入,那就換別人吧;其實醫院不想這么做嗎?
關鍵是李老看病的名聲受到了廣泛的好評。正因為如此,醫院重新聘用的目的是為了人氣,通過李老的好名聲給醫院帶來更多的病人。
然而,這樣重新排班后,其實病人和李老都很痛苦;因為病人來看醫生是因為李老,而不是因為別人。
我的孩子曾經去醫院的其他醫生看咳嗽。一個月過去了,每次看病的費用是60元;一個月開四次不到300元;孩子的咳嗽緩解了,但一直不好。
后來聽說李老看病不錯,中西醫結合效果更好;于是我找李老給孩子看病,只有一副中藥和幾片西藥;短短三天就完全治愈了,總費用16元。
從那時起,所有的醫生都必須找到李老;但在李老被重新排隊后,注冊成了一個大問題,每天早上只能掛20個號碼;所以,我會早起排隊,有一次六點,結果我有六個人排隊,第一個人來得早,四點半排隊;通常七點就足夠20人了,后來就不能掛號碼了。
然而,面對許多病人看醫生,他們不能掛上李老的號碼,也不信任其他醫生。一方面,他們不信任醫療技能,另一方面,他們總是開貴藥,這是普通人無法忍受的。因此,中午12點下班后,至少有十幾個人在門口等著。我希望李老能看到。

面對這樣的情況,李老總是拒絕來;另外,女兒中午下班后會來幫忙打字;所以李老會看到最后一個人去看病,直到下午別人上班,李老還餓著肚子不下班。
現在,其實苦的是老百姓和李老。
3、醫者仁心
雖然每天都有很多病人來醫院看病,但近四分之一的病人在找李老。也許李老每次開藥都很便宜,效果很好;因此,醫院過道里每天都擠滿了人,但他們都在找李老看病。
三個月后,家里有人生病去找李老,卻找不到李老;原來李老是從正樓安排到后樓的。也許醫院看到了人流,但總是找李老看病,但醫院的效益得不到保障;因此,為人民著想的李老不受醫院歡迎;但離不開李老的金字招牌。
經常去看李老,也會聽到李老談論他的過去,李老是一個誠實的人,有一顆為人民服務的心,不習慣各種各樣的事情;雖然李老有很強的醫療能力,曾經有機會當院長,但各種資歷,李老直到退休或副主任醫師。
像李老這樣不爭名不爭利的醫生并不多。
好官在任為民做主,好醫坐診救死扶傷,好教師教育培養下一代。
人們對這三個“好”有多期待,好公仆,好醫生,好老師!!!
4、利益是最大的決定因素
最近看了一個視頻,說一個老醫生靠中藥給病人看腦梗塞;雖然得到了患者的好評,但被醫院解雇了。
為了病人的健康,為了病人少花錢的醫生終于被醫院拋棄了;他真的想不通,為什么善良會得到這樣的結果?
事實上,想想這位醫生和我上面提到的李云是同一類人,都是好人;如果其他行業可以由利益驅動,分享激勵;但上述三個行業不能由利益驅動,否則都是唯利是圖的一代。公平正義在哪里?醫德在哪里?世界的美德在哪里?
有人會說,醫院不賺錢怎么養活這么多醫護人員?有人會說醫院看病太貴,醫生開的藥太貴?
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你怎么看?歡迎留言討論。
精華閱讀:
人類認知的四大核心思維:全局思維、局部思維、極限思維、變化思維
《人類簡史》《未來簡史》《時間簡史》三部經典,顛覆了你的許多認知
閱讀不思考等于吃不消化,盡快建立網絡系統,知識內化是關鍵
通過現象洞察本質的三種思維:演繹思維、歸納思維、透視思維
閱讀百遍已過時,費曼學習法和復盤法向內求索,閱讀系統快速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