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是什么壓彎了當代男人的脊梁?自卑和懦弱不應該是他們的特點
“怎么像個大女孩!?支棱點!”領導又批評小王了。看著他沮喪地走出領導辦公室,小心翼翼地帶著門,我不禁恍惚了。
小王去年剛考上,剛畢業的時候去深圳打拼了幾年,但是沒有拼出什么名堂,現在回老家進了我們單位。其實他并不低,就是走路有點駝背,習慣性的低著頭,說話溫柔,看到大家都笑,尤其是骯臟的工作,似乎想給領導和同事留下好印象。但是現在領導好像對他不是很滿意,老油條也給了他一些工作。雖然表面上一直夸小王前途無量,但我知道這些老家伙背后看不起小王。
電視劇《征服》的片段
記得電視劇《征服》中,劉華強帶著韓躍平、胡大海去見宋老虎。他們說話時吵了起來。這時,宋老虎說:“年輕人不要太生氣。”劉華強轉身喊出了劇中最瘋狂的臺詞:“不生氣能叫年輕人嗎?!然而,27歲的小王,更別說氣盛了,現在根本沒有脾氣了!在一次晚宴上,我們談到了當代男性男子氣概的衰退,發現每個人都有這種感覺。強壯、力量、勇氣、毅力、自信、冒險等男性特征的話語正在迅速從普通男性中消失。至于原因,我認為應該有以下幾點:
1、韓流審美的影響。近年來,流行文化中的“小鮮肉”已成為一種時尚潮流。他們通常身材瘦弱,外表漂亮,涂上脂肪和粉末,打扮酷帥。這種“榜樣”形象的流行影響了年輕人的審美觀念,尤其是年輕女性。在弗洛伊德理論中(雖然有些極端),人類的一切行為都是為了迎合異性的欣賞,這與動物世界的求愛沒有什么不同。所以,如果年輕女孩變成了“小鮮肉”的審美,年輕男人自然會為了得到異性的快樂而改變自己。在一項網絡調查中,“你喜不喜歡肌肉男”的年輕女性比例甚至超過60%。

2、自媒體洗腦。在自媒體的野蠻成長階段,對女性的過度吹捧已經到了令人發指的地步。“你負責賺錢養家,我負責美麗”、“你值得擁有更好的”、“每個女孩都是天使”等具有洗腦力量的口號在年輕女性中迅速傳播。相反,自信的美好特征被丑化為“普信男”這個刺耳的稱號。在資本的幫助下,普通男性開始在越來越多的新節日和紀念日買花送禮,以求美女微笑,變得越來越卑微無助。
3、生活成本過高。隨著房子、汽車和票成為當代年輕人結婚的“三大部分”,普通家庭的男性往往無法支撐如此高的生活成本,在婚姻市場上處于弱勢地位。要知道,動物界求偶失敗的男人要么離開族群,要么成為從屬地位的農民工,失去交配權。“囊中羞澀”一詞是對這個形象的描述。鍋里有食物,心里不慌,鍋里沒有食物,心里沒有底,自然不會硬起來。
4、抑制成長階段。女性占幼兒園和小學教師的絕大多數。研究表明,性別認同和性別角色的形成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兒童在成長過程中會受到社會文化環境、家庭背景、學校教育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如果男孩在學校接受的教育和教學環境中缺乏男性角色模型和代表,他們可能會面臨性別認同的困惑和不確定性。同時,老師往往喜歡聽話懂事的女生,經常打壓調皮搗蛋的男生,慢慢磨平男生男性特質的萌芽。
簡而言之,大多數普通男性都面臨著許多挑戰和壓力,我們應該努力處理和緩解這些問題,讓他們恢復和發揮自己的優勢和特點。同時,還需要改善社會經濟環境,使男女能夠獲得平等的機會和待遇,相互尊重、寬容、支持,共同促進社會的發展和進步。
(圖片來自網絡,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