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習近平主席在中亞峰會上的主旨演講為建設更緊密的中亞命運共同體提供了行動指南
原標題:攜手迎接美好明天——習近平主席在中亞峰會上的主旨演講,為建設更緊密的中亞命運共同體提供行動指南
這是一個里程碑式的外交盛舉——
5月19日上午,西安國際會議中心。在秦嶺新輝的巨大壁畫前,習近平主席與中亞五國元首合影留念,定格了六國首次以實體形式舉行峰會的歷史時刻。
“讓我們攜手共進,團結奮斗,積極推動共同發展、共同繁榮、共同繁榮,共同迎接六國更美好的明天!”
習近平主席在中亞峰會上發表了主旨演講,從構建中亞命運共同體的大格局出發,描繪了中亞合作的新藍圖,展示了雙方互利共贏、共同命運的廣闊前景。
5月19日上午,習近平主席在陜西省西安主持了首屆中國-中亞峰會還發表了題為“攜手建設守望互助、共同發展、普遍安全、世代友好的中國”的名稱-中亞命運共同體的主題演講。新華社記者黃敬文攝
在百年變革加速發展的背景下,習近平主席的重要講話著眼于時代發展的大趨勢,體現了世代友好人民的期望,這將對深化中亞國家關系、促進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產生重要而深遠的影響。
建立合作模式-開啟中亞關系新時代
19日,貴賓盈門在西安國際會議中心備受關注。
“今天,我們在西安相聚,繼續寫千年友誼,開拓新的未來,意義重大。”習近平主席明確表達了峰會的意義。
這是中國-中亞峰會新聞中心5月16日拍攝的地點。新華社記者張博文拍攝
作為今年中國首屆主要主場多邊外交活動,中亞峰會在中亞關系史上樹立了新的里程碑。
談到習近平主席的主題演講,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秦剛指出,這是新時代以來中國最高領導人首次向國際社會完整、集中、系統地闡述了中亞外交政策,得到了中亞國家元首的高度認可和熱烈響應,為建設更緊密的中亞命運共同體提供了根本的遵循和行動指南。
西安是古絲綢之路的東方起點;中亞是“一帶一路”的主要場所。歷史、現實和未來交織在這里,描繪了中國與中亞世代合作的宏偉畫面。
長安塔位于西安浐灞生態區(4月16日拍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劉曉拍攝
“中國與中亞國家的關系有著深厚的歷史淵源、廣泛的現實需求和堅實的輿論基礎,在新時代充滿了活力和活力。”習近平主席回顧了歷史,展望了現實,指導了未來。
西北大學絲綢之路研究所所長盧山冰表示,習近平主席在講話中引用了李白的詩“長安復合,重視千金”,生動地闡述了中亞友好交流的悠久歷史和光明前景。
中國與中亞關系的走勢在百年變局中備受關注。
目前,世界、時代和歷史的變化是前所未有的。建設什么樣的中亞,如何促進中亞與中亞國家的關系,與地區乃至世界的和平與穩定有關。
世界需要一個穩定的中亞,世界需要一個繁榮的中亞,世界需要一個和諧的中亞,世界需要一個聯通的中亞習近平主席在演講中提出了“四個主張”。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歐亞社會發展研究所所長李永全表示,習近平主席的講話突出了中國永恒的和平發展理念。隨著與中亞關系的發展,中國從一開始就以相互尊重和信任為基礎,不搞零和游戲和叢林規則,開創了合作共贏的新模式,建設了和諧共存的大家庭。
相互尊重、睦鄰友好、同舟共濟、互利共贏——建交31年來,中國與中亞國家的關系實現了從睦鄰友好到戰略伙伴,再到命運共同體的歷史性飛躍,成為構建新型國際關系的典范,為促進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做出了新的貢獻。
新機制開啟新時代,新起點創新輝煌。
這是5月15日拍攝的西安鐘樓。新華社記者張博文拍攝
土庫曼斯坦總統別爾德穆哈梅多夫說:“今天,首屆中亞峰會將在古絲綢之路東方起點西安舉行,這將開啟中亞與中國關系的新時代,為未來合作開辟廣闊前景。”。
走人間正道——為中亞命運共同體的建設指明路徑
峰會對中亞機制進行了支柱和全面布局。各國同意以峰會為契機,正式建立中亞元首會議機制,每兩年舉行一次。新機制的建立為建立一個更緊密的中亞命運共同體注入了強大的動力。
著眼于各國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光明未來,習近平主席在講話中就中亞命運共同體建設提出了“四個堅持”:
堅持守望互助——攜手建設守望互助、團結互信的共同體;
共同發展——共同建設合作共贏、共同成就的共同體;
堅持普遍安全——共同建設遠離沖突、永沐和平的共同體;

堅持世代友好——攜手建設相知、相親、同心同德的共同體。
在“今日哈薩克斯坦”通訊社社長鐵木爾庫瓦托夫看來,中亞五國元首齊聚峰會,共謀未來發展計劃。習近平主席的講話進一步指出了中亞命運共同體建設更緊密的實踐道路。
面對充滿不確定性的世界,只有同舟共濟,才能穩定而遙遠。
在“四個堅持”中,堅持守望相助,筑牢合作基石——
“要深化戰略互信,始終在主權、獨立、民族尊嚴、長遠發展等核心利益問題上給予明確有力的支持,共同建設守望互助、團結互信的社區。”習近平主席堅定地說。
吉爾吉斯斯坦總統扎帕羅夫說,習近平主席提出的一系列倡議為實現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注入了新的動力。只要共同努力,形成共同努力,就能為地區乃至世界的繁榮發展做出重要貢獻。
在“四個堅持”中,落實三大倡議,匯聚合作力量——
習近平主席在講話中從全球發展、全球安全和全球文明的實踐出發,為建設更緊密的中亞命運共同體提供了根本依據。
西安大唐芙蓉園(4月25日,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劉曉拍攝。
中國的倡議應該聚集在一起。哈薩克斯坦總統托卡耶夫表示,在當前復雜的國際形勢下,習近平主席提出的三項倡議具有重要意義。哈薩克斯坦積極支持,愿與中國合作,充分利用中亞機制,共同促進區域安全、穩定和發展。
習近平主席在講話中提出,要繼續走在“一帶一路”合作的前列。
烏茲別克斯坦世界經濟與外交大學專家阿扎馬特謝伊托夫說:“一帶一路倡議考慮各方利益,致力于與各國發展戰略對接,有效促進中亞國家經濟社會發展。”。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所所長丁曉星表示,以習近平主席的一系列倡議為路徑,中亞命運共同體的建設必將對促進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和新型國際關系產生積極的示范作用。
共創光明未來-共創雙贏合作藍圖
描繪中亞合作的新藍圖,中國既是倡導者,也是行動派。
習近平主席提出“八點建議”,加強機制建設,擴大經貿關系,深化互聯互通,擴大能源合作,促進綠色創新,提高發展能力,加強文明對話,維護區域和平。
在“八點建議”中,在峰會通過的《中亞峰會西安宣言》中進一步實施了具體措施,細化為《中亞峰會成果清單》中54個主要合作共識和倡議、19個中國倡議建立的多邊合作平臺和9個多邊合作文件。
李永全說:“這些建議突出了“真實”一詞,表明中亞合作機制不是一個清晰的概念,而是一個深入而務實的具體行動,表明中國為區域和平與發展注入更確定性的決心和意愿。”。
以平臺為橋梁,不斷鞏固相互信任的基石——
19日下午,中亞實業家委員會成立,標志著中亞機制框架下的工商合作邁上新臺階。
土庫曼斯坦駐華大使館商務代表白特羅夫說:“委員會的成立為各方工商界搭建了一個新的對話合作平臺,有助于充分發揮各方潛力,整合強大資源,為中亞和中國開辟巨大的合作前景。”。
以合作為橋梁,凝聚繁榮發展的共識——
習近平主席在講話中提出了中亞全面合作的一系列實際措施。他決心和力量是前所未有的。
5月18日,西安首次開通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其他國際航線,實現了西安至中亞五國客運航線的全覆蓋。
西安-阿什哈巴德/杜尚別國際航線首航儀式(5月13日)在西安舉行。新華社記者邵瑞攝
烏茲別克斯坦獨立分析師古爾沙達烏拉扎利耶娃表示,西安與中亞國家的城市航行具有重要意義,這將促進中亞國家的經貿交流,進一步促進旅游發展和文化交流。
塔吉克斯坦總統拉赫蒙說:“我們一直歡迎來自世界各地的企業家投資和創業。”。面對共同的威脅和挑戰,深化中亞與中國的務實合作,特別是擴大工業、能源、貿易等領域的合作,將為區域經濟發展注入穩定的活力,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
以夢想為橋,堅定并肩前進的信心——
在新時代和新征程上,中國正在全面推進中華民族以中國式現代化的偉大復興。
游客參觀西安城墻景區(4月30日攝)。新華社發(鄒競一攝)
“我們愿加強與中亞國家的現代化理念和實踐交流,促進發展戰略對接,為合作創造更多機遇,共同推進六國現代化進程。”習近平主席的講話展示了中國新發展為世界提供新機遇的決心和行動。
西安國際會議中心外,昔日東出長安之地,滔滔灞河向前奔流。
西安國際會議中心位于西安浐灞生態區(4月16日拍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劉曉拍攝
從西安出發,中國和中亞國家乘合作之舟,揚帆起航,必將在建設命運共同體的新航程上乘風破浪,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