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內最好的牛可樂宣布破產!誤傳消息背后,復出之路太坎坷了
70、80后的童年記憶消失了?
今天上午,#天府可樂宣布破產#的消息突然沖上微博熱搜。根據內容,2022年12月29日,重慶市第五中級人民法院發布了中國天府可樂集團公司(重慶)破產清算公告。
雖然后來媒體澄清,清算的天府可樂集團公司不再擁有天府可樂品牌。但重慶紡織控股(集團)公司推進國有企業改革,處理低效無效資產的措施不涉及天府可樂品牌、商標等內容。天府可樂品牌目前屬于天府可樂(重慶)飲料有限公司,在正常生產和銷售中。但在這背后,國有資產完全退出了天府可樂。
近年來,國潮飲料卷土回歸,曾占領市場75%“一代名飲”天府可樂,卻陸續失敗,混改變,國有資產完全退出。天府可樂還能再崛起嗎?
天府可樂一路下行:
返市失敗,混改變,國有資產完全退出
事實上,中國天府可樂集團公司(重慶)(以下簡稱“天府可樂集團”)已經宣布破產。
2016年,從外資手中拿回配方和商標的天府可樂終于正式復出。但復出后,業績一直很差。
據《重慶商報》報道,2016年天府可樂系列飲料總產量995684箱,銷量3818萬元,利潤虧損1387萬元;2017年產量705382箱,銷量3196萬元,利潤虧損1695萬元。
為扭轉局面,天府可樂集團全資母公司重慶輕紡集團于2018年實施了混合制改革。第二年,天府可樂集團公司被列入重慶市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混合改革試點企業,成立了混合改革公司天府可樂(重慶)飲料公司,完善了公司的組織結構,正式結束了品牌與運營分離的混亂局面,設計了新的銷售渠道。當時,天府可樂還宣布了新的10年戰略目標計劃,并計劃逐步與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形成“三分天下”的格局。
但最終的改革還是沒有預期。2021年,天府可樂(重慶)飲料公司收入1651.87萬元,凈利潤-1832.47萬元;2022年1月至5月,收入932.55萬元,凈利潤-407.22萬元。
重慶國有資產最終選擇徹底退出天府可樂,無法扭轉衰退。
天府可樂集團自去年5月24日起,已開始申請破產重組。根據2022年7月12日的裁定,天府可樂集團向法院申請破產清算,理由是無法償還到期債務,明顯缺乏償還能力。截至2022年4月30日,其資產總額超過264萬元,負債總額約為3367萬元。從表面上看,天府可樂集團提交的債務表中,賬面債務確實大于資產,但目前以企業名義登記的財產所有權可能存在爭議,資產狀況無法確定。此外,在債務方面,天府可樂集團現有證據不足以證明其無法償還到期債務,資產不足以償還所有債務或明顯缺乏償還能力。最后,法院不接受天府可樂集團破產清算申請。
2022年7月,重慶產權交易網發布了天府可樂(重慶)飲料有限公司11.8784%股權項目公告。重慶輕紡控股集團,天府可樂集團背后的母公司,計劃以1012.11萬元的低價轉讓其持有的天府可樂(重慶)11.8784%股權。根據公告,當時天府可樂(重慶)飲料公司的大股東是唐德江,持有88.1216%,重慶輕紡控股集團持有11.8784%。也就是說,股權轉讓后,重慶國有資產已經完全退出天府可樂(重慶)。
根據天眼查,這部分股權最終被海南廣恩科技有限公司收入。然而,通過股權滲透,發現海南廣恩科技背后的實際控制人是天府可樂(重慶)的大股東唐德江。
2022年12月9日,重慶輕紡織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向重慶市第五中級人民法院提交了中國天府可樂集團公司的破產清算申請。短短三個月,天府可樂集團資產迅速從264萬元縮水到57萬元以上,總負債3135萬元以上。這一次,法院受理了破產清算的申請。
但此時,天府可樂品牌、商標等內容早已屬于天府可樂(重慶),去年7月股權轉讓后,與重慶國有資產完全無關。
“一代名飲”被外資并購打敗
雖然天府可樂集團的破產清算不會對天府可樂品牌產生任何影響,但國有資產的完全退出也意味著舊的“天府可樂”時代已經完全過去。
天府可樂作為“一代著名飲料”,代表了一個時代的輝煌。1953年,嶗山可樂誕生,開啟了中國飲料行業70年的國內可樂序幕。隨后,其他品牌的可樂相繼誕生,構建了國內可樂的黃金時代。但真正主導國內市場的國內可樂是天府可樂。
1980年誕生的天府可樂配方。當時,重慶飲料廠(天府集團前身)和四川中藥研究所花了三年時間用中藥牡丹代替人工咖啡因,成為中國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國內可樂。天府可樂誕生后,在很短的時間內得到了廣泛的認可。1985年,天府可樂被國務院事務管理局定位為國宴飲料,成為“一代名飲”。在鼎盛時期,天府可樂在中國建立了108家合資企業,占據了75個中國可樂市場%年銷量超過20萬噸,利稅超過7000萬。
據《重慶晨報》報道,
“從1985年到1988年,天府可樂在全國供不應求。來拉天府可樂的卡車從重慶飲料廠門口排到一公里外的袁家崗。罐頭投產后,各地經銷商追求批準天府可樂,每個車間24小時三班倒地生產?!?/p>
天府可樂曾經在國外開展業務。在莫斯科建設灌裝廠時,日本風間有限公司主動代理,并在美國世貿大廈開設公司,一舉進入可樂祖先的美國市場。目前,聚光燈沒有什么不同。
然而,在20世紀90年代,形勢急劇下滑。外資巨頭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在資本力量的幫助下收購了天府可樂等七家國內飲料廠。
1994年1月18日,百事可樂與天府可樂簽訂合資協議,控股60%,合作的有限條件是,天府可樂的年生產和銷售不得低于總產量的50%。然而,經過合作,天府可樂在合資企業的總飲料產量逐年下降,從74歲開始%降至51%,再降到21%,最后直接不到1%,市場終端幾乎消失了。
2006年,持續虧損12年的天府可樂不得不以1.3億元的價格將合資公司持有的全部股權出售給百事公司。到目前為止,天府可樂已經失去了城市和土地,一代著名的飲料和名聲已經死亡。
三天府可樂,何去何從?
回顧去年,天府可樂還在貴陽經銷商大會上發言:
力爭在10年內達到10多億噸,年產30-50萬噸。
但是現在,國有資產退出,民營企業控制的天府可樂,能實現這個目標嗎?僅僅從2021年超過總收入的虧損來看,就不太令人信服。
飲料市場在市場上消失了近20年,現在已經變得更加激烈。僅在“國潮”賽道上,天府可樂就很難與其他同樣回歸的老國產汽水相比。
在北冰洋和天府可樂之后,八王寺、嶗山可樂、山海關和亞洲汽水的商標和配方也回到了原來的公司。近年來,他們以國家潮流和“感情”卷土重來,重新進入碳酸飲料市場。
西安冰峰于2021年7月開通了IPO之路。雖然材料在去年5月被撤回,但它為老國產汽水的復出增添了深刻的色彩;北京北冰洋不僅一口氣發布了13個品牌,還發揮了“跨境聯名”;武漢漢口二廠也以復古高價值的外觀設計走紅社交媒體,成為一個恰到好處的“網絡名人品牌”。
前身是內蒙古八一飲料廠的大窯蘇打水,也是其中的佼佼者。與知名營銷公司“華與華”攜手簽約“戰狼”吳京代言,2021年銷量達到30億,超過2021年“水茅”農夫山泉果汁飲料收入。
在可樂賽道上,不僅有兩大國際巨頭,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還有許多最近回歸的國內品牌。例如,2021年宣布回歸娃哈哈的“非??蓸贰?,以及嶗山可樂和銀梅可樂。此外,近年來以“0糖”流行的活力森林也在去年推出了可樂泡泡水。
想要奪回失去的20年,天府可樂還要啃很多硬骨頭。
本文起源于深藍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