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氣太冷也會導致心肌梗死!關于心肌梗死,你想知道的一切都在這里
秋冬季節,季節交替,天氣多變,心肌梗死也迎來了高發期。心肌梗死發作的前兆是什么?心肌梗死是老年人的“專利”嗎?對于心臟不好的人,我們應該加強鍛煉還是休息?新華社最近采訪了北京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醫師、博士導師王芳教授,解釋了網民關心的話題。
心肌梗死發作前有哪些征兆?
王芳:首先,患有冠心病的人在心肌梗死發作前會增加心絞痛的頻率。誘發心絞痛的活動量是降低門檻,甚至在休息或夜間出現心絞痛,這表明斑塊不穩定。他們應該盡快去醫院。如果治療不及時,心肌梗死可能隨時發生,因為斑塊破裂和血栓形成。
其次,從未患過冠心病的人應特別注意第一次心絞痛。冠心病的主要危險因素之一是年齡:即動脈粥樣硬化是動脈的退行性變化,如老年人的精神性格變化也應及時檢查是否有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和心力衰竭。
隨著年齡的增長,動脈粥樣硬化顯著增加。有些人可能會因為遺傳和各種危險因素而出現明顯的動脈粥樣硬化和狹窄,這就是我們常說的“30歲的人70歲的冠狀動脈”。
大多數人在心肌梗死發生前會出現胸痛或胸悶不適,但也有一些老年人一切正常,突然有一天枯萎,不愿出去,無精打采,這也可能是老年人心肌梗死發作的重要信號。
具體來說,是因為心臟的搏出功能受損,血液不足,導致虛弱。泵出的血液不足也會導致腦供血不足、意識模糊、混亂、性格變化、日夜顛倒等。這些可能是心肌梗死的信號。一旦發生,他們應該及時去醫院。
如果中青年在一般活動或運動中出現胸骨壓迫、壓迫、沉重等不適癥狀,即使停止休息幾分鐘可以緩解,也認為可能有心肌缺血(即初始勞動心絞痛),表明斑塊不穩定,隨時可能因斑塊破裂形成血栓形成或血管痙攣,最終導致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的誘因是什么?
王芳:首先,血脂異常。這是動脈粥樣斑塊形成的主要原因。可以說,沒有膽固醇就沒有動脈粥樣斑塊,所以我們必須控制血脂水平。一般來說,40歲以上(冠心病或高脂血癥家族史需要從青少年開始)需要定期(每年一次)檢查血脂。
第二,吸煙。有些人特別注意生活方式,沒有糖尿病和高血壓,但吸煙相對較猛,導致心肌梗死發作的可能性增加。由吸煙引起的急性心肌梗死在年輕人中也很常見。如果有家族史和高血脂的問題,吸煙無疑會更糟。
第三,長期高血壓。長期高血壓會損害動脈內皮功能。即使膽固醇水平低,血管中的壞膽固醇也會鉆入內膜形成動脈粥樣斑塊。
第四,糖尿病。70%以上的糖尿病患者最終死于心血管疾病!由于糖尿病患者神經功能受損,有時對疼痛不敏感。一旦出現無痛性心肌缺血,很容易導致心肌梗死或心功能不全。因此,糖尿病患者必須勤于檢測冠狀動脈,制作運動平板電腦,必要時進行冠狀動脈螺旋CT或冠狀動脈造影。
如何快速處理突發心肌梗死?
王芳:當心肌梗死發生時,時間就是生命。患者常因心絞痛而感到胸部不適,舌下服用硝酸甘油或快速救心丸15-20分鐘仍無法緩解,這意味著可能有心肌梗死。此時,一定要停止任何活動,不要增加心臟的負擔。
如果心肌梗死患者病情嚴重,心臟驟停怎么辦?這確實是現實中可能遇到的情況,因為一些非心肌梗死患者甚至健康人也會因為某種原因出現心臟驟停。此時,救護車還沒有來,需要周圍的人為病人爭取時間。這涉及到“心肺復蘇”。
具體操作方法和步驟如下:
一、判斷病人是否真的心臟停跳,可以摸摸病人的頸動脈。
二、確定心跳停止后,將患者平放,開始心外按壓。先把一只手的手掌放在病人的胸骨上,另一只手放在第一只手上,手掌向下,兩只手的手指緊緊地扣在一起。然后將整個身體的重心集中在手上,用力按壓,下壓深度約為5cm。下壓時注意不要彎曲手臂。按壓30次,給出2次口對口人工呼吸(捏住患者鼻子)。若病人仍不省人事,則繼續按壓,直至救護人員到來。

心肺復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很多情況下都起到了“起死回生”的作用
當然,對于心肌梗死患者來說,最重要的是撥打120個急救電話等待救援。目前各大三甲醫院都有心肌梗死患者急診治療的綠色通道,可以在10分鐘內決定是否需要進入手術室作為支架,無支架條件考慮溶栓治療。
有些人在心臟不舒服的時候會吃“速效救心丸”。這種做法合理嗎?
王芳:作為一種急救藥物,我們提倡隨身攜帶速效救心丸和硝酸甘油。這些藥物對緩解心絞痛有一定的作用。心絞痛屬于血管不完全閉塞的狹窄。由于血液供應不足,胸悶、胸痛等癥狀,即心肌未壞死,因此應用此類藥物可以緩解癥狀。
但對心肌梗死沒有用。因此,患者必須注意,如果進食后20分鐘以上的癥狀無法緩解,他們必須盡快找到一種方法去最近的醫院(最好進行干預治療)。
許多老年人喜歡冬泳,應該注意什么?
王芳:冬季心肌梗死的發病率會增加,因為寒冷會使血管收縮,醫學上稱為痙攣。如果老年人突然跳入冰水,全身血管會立即收縮,不僅會導致冠狀動脈狹窄,還會導致冠狀動脈完全閉塞和心肌梗死。
每年冬天準備嘗試冬季游泳的朋友都應該提前去醫院檢查,看看他們的冠狀動脈是否健康。因為當人們跳進水里時,血管會強烈收縮。如果冬季游泳者的冠狀動脈本身有問題,很容易收縮,導致現有斑塊破裂,最終導致血管閉塞。
因此,冬泳愛好者在下水前要做好熱身工作,避免身體在沒有充分保障的情況下遇到冷刺激。
心肌梗死是老年人的“專利”嗎?
王芳:心肌梗死不是老年人的專利,如果不注意改善生活方式,年輕人也會遇到心肌梗死的光顧。
首先,長期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癥和吸煙等不良生活方式容易導致動脈粥樣硬化。這些癥狀或情況在年輕人中越來越常見,相應的心肌梗死也越來越明顯。
第二,現代年輕人工作壓力大,生活不規律,尤其是熬夜的人。熬夜會破壞全身血管功能和神經功能的調節,導致血管收縮和放松異常,容易發生血管痙攣。當然,熬夜不僅會影響心血管功能,還會導致全身免疫力下降和其他疾病。
第三,不吸煙也不被動吸煙。公共場所不吸煙不僅是健康問題,也是禮儀問題。
第四,少喝酒或不喝酒。如果喝酒后突然感到胸悶、疲勞、出汗、心悸等不適(尤其是老年人),要注意冠狀動脈問題。因為喝酒后血管擴張,血壓下降,如果有動脈粥樣硬化,狹窄的供血部位更容易出現心肌缺血,導致心絞痛和心肌梗死。
心臟不好的人應該加強鍛煉?
王芳:我們提倡對心臟不好的人進行運動康復。許多心臟病患者在科學的指導下一步一步地鍛煉。雖然它們不能迅速恢復,但它們可以幫助患者慢慢穩定地恢復。
當然,更科學、更安全的方法是讓患者在醫院接受康復培訓和指導。例如,在制作運動平板電腦時,有心電圖監測和氧氣消耗監測,然后根據運動量開具運動處方。這種專業指導有利于心肌梗死的恢復,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與藥物治療相當。因此,對于心臟病患者,我們絕對提倡鍛煉,但必須是科學的鍛煉。
運動是相對的,要把握好尺度。老年人必須注意鍛煉時間。
首先,不建議在早上鍛煉。早晨天剛亮,二氧化碳還沒有完全消散。人體需要一個適應從睡眠到活動的過程,此時不適合運動;
第二,溫度。一般的心腦血管疾病特別容易在早上6點到10點爆發,因為早上天氣更冷。年齡增長后,血管調節功能減弱,冷時更容易收縮痙攣,導致體內斑塊破裂,導致血栓形成。
因此,我們應該盡量避免晨練。例如,那些退休的老年人可以在中午天氣暖和后出去,同時做好保暖工作。
聲明:轉載本文是為了傳遞更多信息。如果源標記錯誤或侵犯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站聯系,我們將及時糾正和刪除。非常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