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季中暑后有哪些癥狀?
【夏季中暑后有哪些癥狀?】在高溫環境下,如出汗、口渴、頭暈、胸悶、惡心、四肢無力、麻木,應考慮中暑的可能性。根據癥狀的嚴重程度,中暑可分為輕度中暑和重度中暑。輕度中暑:表現為頭暈、頭痛、潮紅、口渴、大量出汗、全身疲勞、心悸、脈搏快、注意力不集中、運動不協調等癥狀,體溫升高至38.5度以上。嚴重中暑:包括熱射病、熱痙攣和熱衰竭三種類型,也可出現混合。嚴重的中暑會導致死亡。熱射病主要表現為高溫引起的體溫調節中樞功能障礙引起的高燒,體溫可達40度以上,早期大量出汗,然后“無汗”,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識障礙。熱痙攣主要表現為:由于大量出汗、失水、失鹽,人體發生電解質紊亂,引起肌肉痙攣。四肢肌肉易發生,常對稱,有時發作,有時緩解。患者意識清醒,體溫一般正常。熱衰竭主要表現為:發病快,主要表現為頭暈、頭痛、出汗、口渴、惡心、嘔吐,然后皮膚濕冷、血壓下降、心律失常、輕度脫水、體溫略高或正常。
記住中暑急救六個字
范爍張向陽
中暑是由高溫環境或烈日引起的,導致體溫調節中樞功能障礙、汗腺功能衰竭、水和電解質過度流失,導致代謝異常。人的體溫是恒溫的,但天氣不是。在高溫環境下,產熱大于散熱,這種調節失衡會導致中暑。
根據癥狀,中暑可分為先兆中暑、輕度中暑和重度中暑。

先兆中暑,當出現頭暈惡心、胸悶氣短、口渴出汗、全身無力時,短暫休息后可自行緩解。
輕度中暑,除上述癥狀外,體溫在38℃以上,心慌氣短,汗流浹背,手腳冰涼,充分休息后也能恢復正常。
嚴重中暑,即熱射病,體溫高達40℃以上,全身抽搐,不省人事,一旦發現,必須立即就醫或撥打急救電話。
如果有人中暑暈倒,請記住六個字:“轉移、冷卻、呼救”。首先,離開高溫,轉移到陰涼處,脫下厚衣服,用水濕衣服,風帶走熱量,頭部、頸部、腋窩、大腿根部用毛巾包裹冰袋或冰瓶,如上述方法無效,應立即撥打120或999急救電話。
熱天運動要警惕中暑,尤其是老年人、孕婦和嬰兒。預防中暑也要注意以下幾點:
在高溫/高濕度環境下連續工作時間不得超過1小時,根據身體狀況間歇休息。
科學佩戴必要的遮陽防曬衣帽進行勞動保護,避免陽光直接暴露在皮膚上。在炎熱的天氣里,旅行時帶上防曬設備。
及時補充水分,間歇飲用水。口渴時不要想到喝水。最好使用富含電解質的水。此外,休息時應盡量尋找涼爽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