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網匯
            綜合信息情報站

            唐朝古琴有幾根弦-唐代古琴的形制特征

            唐代古琴的形制特征

            古琴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自古以來就受到文人、士大夫的廣泛關注和喜愛。古琴至少有3000年的歷史,唐代是古琴發展史上的巔峰,唐代古琴一直受到后人的尊敬和模仿。本文結合相關專家或機構公開鑒定的唐代古琴的實物資料,對唐代古琴的長、寬、厚、肩、腰、腳的位置進行了整理分析,并與后期古琴進行了比較,以盡可能準確地展示唐代古琴的形狀和特點。

            大部分鋼琴寬大厚重,鋼琴表面厚實為半橢圓形,少數鋼琴扁平中帶圓;大部分鋼琴在項目和腰部做圓棱處理,額下由水池向上減薄斜出;大部分肩膀最寬最厚,頭比肩膀窄,尾巴比頭窄薄。

            通長,平均約121.8厘米,多在120.0到120.0之間

            5.0厘米之間,以

            2.0厘米左右是最多的,最長的

            6.7、最短109.3厘米;肩寬;平均約20.2厘米,多在

            9.0至

            2.0厘米之間,最寬23.0、最窄

            7.0厘米;尾寬,平均約14.1厘米,多在

            3.4至

            5.0厘米之間,最寬

            6.0、最窄

            1.8厘米;最厚,平均約

            5.3厘米,最厚

            5.9、最薄

            4.4厘米;通長與肩寬平均比約為

            6.03,平均通長與尾寬比約為8.64cm。

            除伏羲風格外,琴額的寬度基本小于琴肩的寬度;琴肩大部分位于三徽以下,最低位于四徽,最高位于二徽和三徽之間;琴腰的位置基本在八徽至十一徽之間,最高位于八徽以上,最低位于十一徽以下,腰部位于九徽和十徽之間;琴腳的位置基本在九徽和十徽之間。

            通過查閱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等編輯的《中國古琴珍萃》,對唐代及以后古琴形狀的對比、鄭敏中主編《故宮古琴圖典》、《中國音樂文物大系》總編輯部編輯、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編輯《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古琴文物選擇》、超越《浙江省博物館藏琴》等資料,石超共整理了177張歷代古琴資料,宋代35張,元代11張,明代90張,清代41張,相關資料統計,取其平均值(詳見圖表)。

            通過對歷代古琴實物資料的比較,可以發現古琴長度最長,唐明稍短,接近宋朝,清朝明顯縮短;鋼琴寬度(肩寬),唐朝最寬,然后逐漸變窄,清朝最窄;鋼琴尾寬,唐元最寬,然后逐漸變窄,清朝最窄;長度與肩寬、長度與尾寬的比例最小,然后逐漸增加,清朝是最大的;鋼琴的厚度與時代沒有太大的不同;在琴肩位置上,唐代最低的位置基本在三徽以下,宋清時期基本在三徽以上;琴腰位置基本在八徽至十一徽;琴腳位置基本在九徽和十一徽之間。

            一般來說,唐代古琴的長度稍長,寬度較寬。最明顯的形狀特征是琴體寬,琴肩垂而寬。從宋代開始,琴體的形狀逐漸變短變窄。在鋼琴加工方面,唐代更突出的特點是,大多數鋼琴在項目和腰部的上下邊緣進行圓形處理,額頭由水池向上傾斜。唐代以后,古琴很少使用這些加工方法。唐代與其他時代在琴體厚度、琴腰位置、琴腳位置等方面沒有太大區別。

            唐代古琴資料

            1.九霄環佩琴,伏羲式,故宮藏。通長

            4.0、肩寬

            1.2、尾寬15.4、最厚

            5.8厘米;鋼琴寬大厚重,鋼琴表面厚實半橢圓形。項目和腰部的上下部分都是圓形的,額頭由水池向上減薄斜出;肩膀在三徽以下,腰部在八徽以上,下在十一徽以下,足在九徽和十徽之間。

            2.九霄環佩琴,伏羲式,中國國家博物館藏品。通長

            4.0、肩寬

            3.0、尾寬

            5.0、最厚

            5.6厘米;鋼琴的身體是半橢圓形的,項目和腰部是圓形的,額頭由水池向上傾斜;肩膀在三徽下面,腰部到八徽上面,下面到十一徽,足在九徽和十徽之間。

            3.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藏的輕雷琴、伏羲式變體。通長

            8.6、肩寬

            9.6、尾寬

            4.5、最厚

            5.8厘米;鋼琴平中帶圓,額寬呈弧形;肩膀在三徽以下,腰至八徽以下,下至十一徽以下,足在九徽和十徽之間。

            4.九霄環佩琴,伏羲式,遼寧省博物館藏。通長

            2.0、肩寬

            1.5、尾寬

            5.6、最厚

            4.4厘米;鋼琴身體厚實,背面略凸;肩膀在三徽下面,腰部在八徽上面,下面在十一徽下面,足在九徽和十徽之間。

            5.春雷琴,伏羲式,旅順博物館收藏。通長

            3.2、肩寬20.3、尾寬

            4.0厘米;琴體平中帶圓,琴面弧度圓;肩部在三徽以下,腰部至八徽以上,下至十二徽以下,足在九徽和十徽之間。

            6.大圣遺音琴,神農式,故宮藏。通長

            2.0、肩寬20.1、尾寬13.4、最厚

            5.0厘米;鋼琴表面厚度略呈半橢圓形,項與腰為圓棱,額下由云池向上減薄斜出;肩膀在三徽下,足在九徽和十徽之間。

            7.獨幽琴,靈機型,湖南省博物館藏。通長120.5、肩寬20.0、尾寬14.0、最厚

            4.4厘米;琴面微弧,第一個弧形,項斜收,近肩收成小弧形;肩膀在三徽和四徽之間,腰部到九徽,下到十徽,足在九徽和十徽之間。

            8.雷氏制作七弦琴,神農式,山西省博物館藏。通長

            9.5、肩寬

            2.0、尾寬

            3.6、最厚

            5.4厘米;肩在三徽偏上,腰在九徽偏下,下在十徽偏上,足在九徽和十徽之間。

            9.石澗敲冰琴,神農式,四川省博物館收藏。通長

            2.7、肩寬20.0、尾寬

            5.0、最厚

            5.8厘米;肩在三徽,腰在九徽上,下在九徽下,足在九徽下。

            唐朝古琴有幾根弦-唐代古琴的形制特征

            10.天響琴,響泉式,廣州博物館收藏。通長

            6.7、肩寬

            9.0、尾寬13.4、最厚

            5.2厘米;肩膀在二徽和三徽之間,腰至八徽偏上,下至十一徽偏上,足在九徽和十徽之間。

            11.老龍吟琴,響泉式,高仲鈞藏。通長

            1.3、肩寬

            1.0、尾寬

            4.5、最厚

            4.1厘米;項,腰邊略帶圓勢;腰上至八徽偏上,下至十一徽偏下,足在九徽與十徽之間。

            12.玉玲瓏琴,鳳勢式,故宮藏。通長

            2.0、額寬

            9.0、肩寬

            9.6、尾寬

            3.6、最厚

            4.8厘米;鋼琴表面厚度略呈半橢圓形,項目和腰部呈圓形棱角處理,額下由水池向上減薄斜出;肩部位于三徽下部,腰部位于八徽、十徽和十一徽之間,足在九徽和十徽之間。

            13.春雷琴,鳳勢式,上海博物館收藏。通長

            1.3、肩寬

            1.8、尾寬

            6.0、最厚5.5厘米;鋼琴表面呈半橢圓形,寬而扁平,邊緣圓潤;肩膀在三徽以下,腰部在八徽以下,11徽以上,足在九徽和十徽之間。

            14.飛泉琴,連珠式,故宮博物院藏。通長

            1.6、肩寬20.1、尾寬

            4.4、最厚

            5.5厘米;琴面弧度略呈拋物線狀,額下無斜坡。項腰底部的兩個棱角是圓的,肩部邊緣的轉彎處略顯圓形;肩膀在三徽和四徽之間,腰部從八徽到十一徽,足在九徽和十徽之間。

            15.枯木龍吟琴,連珠式,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藏。通長

            1.6、肩寬

            9.0、尾寬

            3.7、最厚

            5.9厘米;琴面弧度略呈弓形,項腰棱角無圓形跡象,均為圓形棱角;肩部位于四徽,腰部至八徽,下至十一徽,足在九徽和十徽之間。

            16.山東省博物館藏的天風海濤琴、仲尼式風格。通長

            1.0、肩寬

            9.5、尾寬

            3.5、最厚

            4.5厘米;肩在三徽,腰至八徽,下至十一徽,足在九徽。

            17.來黃琴,仲尼式,浙江省博物館藏。通長120.4、肩寬20.7、尾寬13.5、最厚

            5.6厘米;琴面圓潤肥厚,項與腰的兩個邊緣經過特殊處理;肩膀位于二徽和三徽之間,腰部至八徽,下至十一徽,足在九徽和十徽之間。

            18.春雷秋籟琴,仲尼式,浙江省博物館藏。通長

            7.1、肩寬

            7.4、尾寬

            2.0、最厚

            5.2厘米;肩膀在二徽和三徽之間,腰至八徽,下至十一徽,足在九徽和十徽之間。

            19.秋鴻琴,仲尼式,浙江省博物館藏。琴長109.3、肩寬

            7.0、尾寬11.8、最厚

            5.3厘米;扁平,?。患绨蛟谌蘸退幕罩g,腰部到八徽,下到十一徽,足在九徽和十徽之間。

            20.谷應琴,靈官式,浙江省博物館藏。通長

            4.5、肩寬

            9.4、尾寬13.7、最厚

            5.6厘米;肩在三徽,腰在十徽,足在九徽和十徽之間。

            21.太古遺音琴,師曠式,藏于中央音樂學院。通長

            2.0、腹徑

            2.6、尾寬

            4.0、最厚

            5.5厘米;琴面呈弓形,岳山至一徽中間凸起如脊狀,項、腰棱角無圓形跡象,額下平整;足在九徽和十徽中間。

            22.寶襲琴,師曠式,山東省博物館藏。通長

            4.0、肩寬

            2.0、尾寬14.7厘米;琴面和邊緣略帶圓勢;足在九徽和十徽之間。

            23.彩鳳鳴岐琴,落霞式,浙江省博物館藏。通長

            4.8、肩寬

            8.8、尾寬

            2.5、最厚

            5.4厘米;琴體厚實,背面微圓;足在十徽偏上。

            贊(0) 打賞
            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用戶上傳并發布,未作人工編輯處理,不構成投資建議請自行甄別,也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果您發現有涉嫌版權的內容,歡迎發送郵件至:wolfba@qq.com 進行舉報,并提供相關證據,工作人員會在5個工作日內聯系你,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

            大智網匯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wolfba@q.com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

            投稿&軟文

            覺得文章有用就打賞一下文章作者

            非常感謝你的打賞,我們將繼續提供更多優質內容,讓我們一起創建更加美好的網絡世界!

            微信掃一掃打賞

            登錄

            找回密碼

            注冊

            国产亚洲精品国产福利在线观看|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下载| 少妇亚洲免费精品| 久久久精品人妻久久影视| 国产一成人精品福利网站| 国产精品高清m3u8在线播放| 亚洲AV午夜福利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在视频线在精品| 55夜色66夜色国产精品| 国产精品永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精品无人区麻豆乱码1区2区新区|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国产| 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精品| 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美女亚洲精品久久久综合| 国产午夜精品福利| 精品国产线拍大陆久久尤物| 久久久91精品国产一区二区| 日韩电影中文字幕|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一区二区老年人| 精品人妻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日韩中文在线精品第一| 99久久精品国产第一页| 99j久久精品久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成人免费观看| 思思91精品国产综合在线| 91精品国产免费网站| 最新精品露脸国产在线| 日韩美女视频一区|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专区6| 国产精品亚洲片在线|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l| 国产精品视频李雅| 久久91精品国产91|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视频大全麻豆| 在线亚洲精品自拍|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 | 久久久精品日本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国产自线拍免费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