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越南被稱為超越中國五年,西方媒體主張中國排名第二,不如廣西好
當一個人或一個國家強大時,很容易被憎恨。即使你總是表現出充分的善意,也沒用,因為別人害怕的是力量。越南革命的成功離不開新中國的無私支持,但越南總是提防中國,一有機會就轉槍瞄準前恩人。
從表面上看,越南害怕中國的實力,而骨子里則是嫉妒、嫉妒和仇恨,并致力于成為一個能夠與中國平起平坐的強國。因此,越南將思考如何建立印支聯邦,將越南、老撾和柬埔寨變成一個國家,實現其偉大國家的夢想。
在1979年被解放軍毆打后,越南緊緊抓住蘇聯的大腿,在東南亞稱霸國王。突然,蘇聯解體了,越南猶豫了,在世界各地尋找真理,但最終發現,只有回到中國的老路上才有未來。
我們必須欽佩這一點。雖然我們責罵中國幾十年,但我們被解放軍殺害了這么多人。一旦我們明白了,我們就不會模糊地學習。我們幾乎完全復制了中國的改革開放,從事經濟特區,吸引外國人投資建廠。它被稱為“創新開放”,這與中國不同。
自新世紀以來,越南經濟發展迅速,GDP增長率一度達到兩位數,高于中國。許多國際知名品牌,包括三星和耐克,已經將制造基地從中國轉移到越南,大量外國投資涌入越南,推動越南的股市和房地產市場,呈現出一個繁榮的景象,就像十年前的中國一樣。
因此,越南即將趕上中國的輿論開始出現在國外,這讓越南人感到興奮。越南有媒體甚至喊出了五年超越中國的口號,認為越南很快就可能從中國奪走“世界工廠”的地位。
出乎意料的是,2020年突如其來的疫情粉碎了越南的光環,徹底剝離了它華麗的新衣服,展現了薄弱的本質。在越南學習中國幾千年后,我學到的總是皮毛,而不是本質。今天還是這樣。
首先,一個國家的經濟狀況不能只看增長率,低水平的高增長也就不足為奇了。2021年,越南GDP3600億美元,人口0.98億美元。相鄰的中國廣西GDP3900億美元略高于越南,人口0.5億美元只有越南的一半。廣西仍然是中國最貧窮的省份之一,經濟仍然比越南更強大、更富裕。
其次,越南追求經濟增長過多,對經濟健康認識不足,已達到危險程度。最明顯的指標是外債過高,外匯儲備不足。2020年,外債達到1300億美元,超過GDP的三分之一,外匯儲備達到1051億美元。
去年中國的外債是2.5萬億美元,是越南的近20倍,看起來很高。但與2021年中國GDP總額17.7萬億美元相比,外債只占14%,不到越南的一半。中國的外匯儲備達到3.25萬億美元,比外債多30%。
根據歷史經驗,如果1997年出現另一場類似的金融風暴,外國投資突然從越南退出,越南貨幣將大幅貶值,導致全面的經濟危機,工廠關閉,失業率激增,努力工作幾十年,一夜之間回到解放前。
總經濟不如中國貧困省份,經濟安全也不如1997年的泰國、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越南有什么資本說它會超過中國?讓我們先超越泰國。
2021年,泰國GDP總額5000億美元,人口0.7億,人均GDP是越南的兩倍,外匯儲備2400億美元,外債1870億美元,無論如何都比越南更健康,把這兩個國家放在一起比較更合理。
當然,人不能長相。暫時的落后并不意味著什么。韓國和新加坡不是從零開始,最終躋身發達國家之列嗎?為什么越南不能復制他們的成功?
事實上,越南本身的條件并不差。受中華文明的長期影響,越南人也可以努力工作,堅韌不拔。中越戰爭證明越南士兵非常優秀,在許多方面不亞于中國士兵,但僅僅依靠這一點還遠遠不夠。
越南的“創新開放”無疑是在模仿中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整個越南的繁榮景象似乎又回到了“小中華”的美好時代。
然而,如果我們仔細分析越南的社會現狀,我們會發現越南的經濟發展即將達到上限。如果沒有定性的飛躍,就很難復制韓國和新加坡,更不用說中國了。制約越南進一步發展的因素很多。

第一個因素是越南的經濟發展質量不高。前幾年的增長主要歸功于外國投資的勞動密集型企業,生產紡織品、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使“越南制造”逐漸走向世界。
說實話,今天的越南只相當于20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中國的水平。它正處于數億雙襪子或1億件襯衫換成大飛機的階段。當時,許多中國人對此感到悲傷。越南人似乎不那么擔心國家和人民。他們認為賣數億雙襪子很好。
除了解決部分就業問題外,這種兩端的來料加工企業對經濟的貢獻并不高。簡言之,他們賺的錢太少,只有一筆艱苦的費用。進出口總量看起來很高,但很少落入越南人手中。這是越南外債高、外匯不足的根本原因。
那么,韓國、新加坡和中國是如何解決這個問題的呢?把“兩頭在外”變成“一頭在外”,用自己的“材料”代替國外的“材料”,也叫國產化替代,把商品的全部利潤留在中國,形成產業鏈,帶動更多就業,GDP自然會上升。
韓國和新加坡都有強大的重工業,在鋼鐵或重化工領域有很高的水平。例如,從鐵殼到發動機的韓國船都是自己的,越南船甚至可能進口鋼板。
如果一艘船的最終價格是1億美元,韓國可以賺0.2億美元,消除成本,有錢從事研發或擴大再生產,而越南只賺0.02億美元,工資就會消失,無法節省進一步發展所需的資金。
中國也走過這條路,但我們從未放松對重工業的高度重視,從蘇聯156個項目,到20世紀70年代的“四三計劃”,改革開放加快了引進和消化的步伐,所以現在甚至芯片自制,有些人希望中國VS“外國”,成為“自力更生”的超級版本。
沒有重工業的支持,產業升級毫無意義。對于越南來說,生產一件衣服和組裝一臺電腦之間沒有本質區別,因為衣服的面料、顏料和配件與計算機外殼和電子部件相同。越南工人只是把它們拼接或組裝在一起,相當于一個更先進的工業機器人。
“兩端在外”變成“一端在外”只是第一步,適合韓國、新加坡等小國,對中國來說還不夠。下一步是“兩端在內”,培育一個龐大的國內市場。至少要用大部分自己生產的商品,既解決了就業問題,又提高了消費水平,減少了對外貿、外匯等的依賴。
不幸的是,越南學不到這一步。畢竟只有1億人口,城市化水平是40%。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越南真正應該學習的是韓國和新加坡,以提高重工業水平,盡快實現“一頭在外”。然而,到目前為止,越南還沒有在這方面努力的跡象。
制約越南發展的第二個因素是教育,這是最基本的因素。要發展重工業,促進產業升級,首先要有人才。越南現在只能在裝配線上提供工人,以低工資吸引外國企業,而相對先進的制造業需要大量的工程師和管理人員,這是越南無法提供的。
德國和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被炸毀了。為什么它們能在20年內再次崛起?正是因為幾十年前的教育給了他們足夠的人才儲備。只要他們能獲得啟動資金和市場,就很容易建立一個新的工業體系,甚至比戰前更強大。
衡量一個國家的教育水平,不僅取決于有多少頂尖人才,還取決于適合工業需求的普通人才。一些外國企業家早就看到了這一點。在中國建廠時,他們可以隨時招聘成千上萬的工程師,這在其他國家是不可能的。
因此,教育水平低是制約越南經濟發展的核心原因。越南雖然意識到了這一點,但積累起來需要很長時間,沒有彎道超車的可能。我們常說,中國可以在彎道上超車。這是因為我們的祖先幾代人吃了幾代人的苦,為子孫后代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最后,是時候收獲了。
越南的經濟發展數據和情況是公開的,外國經濟專家顯然更清楚,為什么西方媒體(路透社和其他西方媒體)會集體贊揚越南,越南比較“中國第二”,說越南很快就會超越中國,等等,一些越南人找不到北方。
原因在于中國。只要能貶低中國,有些人根本不在乎吹捧誰。如果他們能欺騙一些企業離開中國,他們的目標就會實現。你看,疫情來臨時,很多企業都要搬回中國。一次又一次,他們會損失多少錢?吹捧越南的人自然不可能報銷。
至于越南,1300億美元的外債已經超過了1051億美元的外匯儲備。為了償還債務,我們只能繼續向外國借錢,用新債券償還舊債務,形成惡性循環。越南已經透支了自己的國力。如果你不知道如何停下來,恐怕前景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