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意!這些人不需要做核酸。
抗原檢測的應用范圍應增加
近日,廣州、重慶等地的核酸檢測發生了新的變化,進一步縮小了核酸檢測人群的范圍。
其中,廣州要求7個區引導群眾按需進行檢測,長期居家老人、日常在線課程學生、居家辦公室工作人員等無社會活動人員不需要外出就不能參加全體員工的核酸篩查。重慶明確表示,“無疫社區”和“無疫社區”不參加最近三輪全體員工的核酸檢測。
在支持疫情防控的同時,核酸檢測也出現了很多混亂。在今天召開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國家衛生健康委醫療應急司司長郭指出,今年以來,北京、安徽、合肥、河北石家莊等地衛生行政部門在監管中發現了一些違法問題,并進行了嚴厲處罰,一些違法機構和個人被追究刑事責任。“下一步將繼續加強監管,堅決按照法律法規認真處理出具虛假檢測報告的嚴重違法行為。郭燕紅說。
許多地方的核酸檢測范圍收縮
自10月22日以來,廣州共有13萬多名本地感染者,11月17日達到9000多名本地感染者數量開始下降。
11月27日,廣州新增感染者7300余例,其中無癥狀感染者占97.3%。廣州市衛生健康委副主任、發言人張毅在11月28日新聞發布會上表示,27日,199例輕度和普通感染者,其中海珠區新增6920例。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廣州篩選出的感染者大多在隔離觀察、高風險區篩查或閉環管理重點人員檢測中發現,社會發現的病例比例相對較低。其中,11月26日和27日,在廣州新增的地方感染者中,社會核酸檢測篩選出的感染者不到2%。
面對感染人數的不斷增加,廣州對核酸檢測的人口范圍進行了新的調整,以降低聚集感染的風險。11月27日晚,廣州許多社區和機構發布了28日核酸檢測實施計劃。除海珠區、番禺區、天河區、白云區外,其他7個區引導居民按需進行檢測。
除廣州外,重慶、鄭州等地區還對核酸檢測進行了新的調整。11月27日,重慶新增感染者9600余例,其中無癥狀感染者9400余例,占97.5%。
在11月26日的疫情發布會上,重慶宣布渝中區、九龍坡區、江北區等7個區縣進行全區或部分核酸檢測。重慶市衛生健康委副主任李斌在當天的新聞發布會上明確表示,“無疫社區”和“無疫社區”不參加最近三輪全體員工核酸檢測。近5天沒有陽性街鎮,近5天沒有陽性社區和社區,不需要參加全體員工的核酸檢測。
此外,杭州市上城區11月27日發布最新提醒,稱該區連日發現新的陽性感染者,區防控辦建議每兩天進行一次核酸檢測。
昨日,鄭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辦公室發布通知,稱決定今天在主城區8區開展核酸檢測篩查。“采樣對象”提到,5天內無病例社區居民不參加檢測。
11月29日,北京的一些社區也縮小了核酸檢測的范圍。北京朝陽區社區通知,為了實現核酸檢測部分人群“準確豁免”,進一步科學準確的核酸檢測工作,降低人群聚集感染的風險,結合核酸檢測工作,對于長期家庭老年人、日常在線學生、嬰兒等社會活動,如果不需要外出,不能參加日常核酸檢測。
“全員核酸檢測方法不可持續,效率相對較低。很多人沒有感染,可能會通過一次又一次的排隊來檢測酸的‘招募’。“香港大學生物醫學學院教授、病毒學專家金冬雁向《中國新聞周刊》分析,理想情況下,大部分感染者可以在疫情發生地區連續三次發現,然后解封。然而,由于核酸檢測的靈敏度、人員聚集在檢測過程中、摘下口罩吞咽拭子、檢測人員消毒不徹底等因素,許多地方無法達到這種理想狀態,陷入被動狀態。
重慶市衛生健康委副主任李斌在11月22日的新聞發布會上提到,自實施全球協同防治和加強社會面控制以來,社會面感染者的比例持續顯著下降,但感染者總數仍在上升。分析發現,中心城區60%以上的感染者在高風險地區和社會報告中發生在同一棟樓、同一社區和同一社區,這表明社區沒有得到控制。例如,在社區聚集、聊天、打球、打麻將等,下樓檢查核酸期間長時間不回家。
國家衛生健康委醫療應急司司長郭在11月29日疫情發布會上指出,在采樣點的現場組織管理中,要設置清晰的標志,規劃進出路線,所有采樣人員都能保證單向流動,同時要明確采樣流程和注意事項,加強采樣秩序的維護。其次,個人在核酸檢測采樣過程中要規范戴口罩,不要聚集,與前后人保持一米以上的距離。

郭燕紅說,在采樣過程中,我們應該等到前面的人離開,采樣人完成手消毒后再上前。同時,采樣時,采樣人員不得觸摸采樣臺上的任何物品。采樣后,應盡快佩戴口罩,并迅速離開采樣現場。
自11月以來,全國新感染人數迅速增加。11月15日~22日,連續8天新增本地感染者2萬多例,23日超過3萬例,27日超過4萬例,11月1日只有2700多例。與此同時,由于疫情,許多地方已經進行了多輪大規模核酸檢測。
11月11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發布的20項優化防控措施和國務院11月19日發布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核酸檢測實施辦法》明確了核酸檢測范圍。其中,二十條措施明確規定,未發生疫情的地區應嚴格按照第九版防控方案確定的范圍對風險崗位和重點人員進行核酸檢測,核酸檢測范圍不得擴大。全員核酸檢測一般不按行政區域進行。
許多專家告訴《中國新聞周刊》,不需要核酸檢測的人應該被排除在外,進一步縮小核酸檢測的范圍,希望更多的城市能夠跟進。
“就防疫而言,未來優化的方法是多進行抗原檢測和自采核酸,減少排隊檢測核酸,避免人群聚集可能引起的疫情傳播。“金冬雁認為,國家有關部門應考慮適當縮小核酸檢測范圍,在基層真正落實“二十條”實施細則。同時,應跟上相應的配套措施,如以抗原檢測為補充手段,盡快建立抗原檢測結果的上傳系統。
核酸檢測混亂不止
根據《新型冠狀病毒診療方案(試行第九版)》,核酸檢測陽性是病例診斷的重要依據之一,核酸檢測CT值調整<35作為解除病例集中隔離和出院的標準。
10月10日,在《預防醫學情報》雜志上發表的一項研究選取了17種核酸檢測試劑作為代表,對新冠肺炎50名確診患者和無癥狀感染者的呼吸道樣本進行了檢測。結果表明,15種試劑檢測正常,陰性樣本檢出率為0%~陽性樣本檢出率在35%之間為39%~每種試劑間的檢出率和檢測值在96%之間存在一定差異,檢出能力隨核酸量的減少而有所不同。
研究人員指出,根據新規定,15種核酸檢測試劑可以有效檢測到病毒載量較高的病例,但每種試劑對低病毒載量樣本的檢測性能差異較大。因此,實驗室檢測診斷應配備多種品牌檢測試劑,以相互驗證,提高檢測準確性。
事實上,核酸檢測涉及采樣、轉運、驗收、檢測、結果判斷和報告等多個環節,每個環節都可能存在誤差。
“目前的問題是監督檢查跟不上。相對而言,醫院的核酸檢測可以嚴格限制監測的各個環節,以確保監測質量。依靠外部第三方企業開展的核酸檢測服務,很難達到醫院檢測的嚴謹性。”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專家、教授姜慶武說。
《中國新聞周刊》發現,疫情爆發以來,核酸檢測混亂頻發,其中核酸檢測企業不乏。
“核子基因”,即深圳核子基因科技公司,最近一直在熱搜榜上名列前茅。據蘭州市衛生委員會官方網站11月25日報道,24日1時許,“核基因”核酸檢測機構蘭州核華西實驗室工作人員將個別核酸檢測異常人員名單信息輸入陰性人員信息包上傳至工作系統,使個別轉運人員健康碼顯示核酸檢測陰性。蘭州衛生委員會表示,將認真處理蘭州核華西實驗室。
蘭州市衛生健康委表示:“這一事件暴露出蘭州核華西實驗室對工作人員的管理不嚴格,審計控制不到位。”。在此事曝光之前,實驗室多次受到行政處罰。天眼檢查顯示,實驗室背后唯一的大股東是核基因。創始人張核子以“核華西”的名義在北京、太原、青島、大連等城市注冊了16家核酸檢測機構。
今年6月2日,國家衛生委員會發布通知,進一步加強對新冠肺炎核酸檢測全鏈的監督。通知稱,嚴格審批檢測機構和人員。主辦方應符合申請設立醫療機構的相應條件。新冠肺炎核酸檢測還應具備生物安全二級以上條件和PCR實驗室條件,并在相應衛生行政部門登記備案。
其中,檢測人員在從事核酸檢測前應按規定通過技術培訓。承擔大規模核酸檢測任務的,還應當符合大規模核酸檢測實驗室的管理規定,近兩年未受到行政處罰,最近兩次省級以上室間質量評價結果合格。
“很多進行核酸檢測的人沒有經過專門的培訓,操作難免不規范。”姜慶武說。此前,全國許多地方都出現了核酸檢測企業非法盈利的案件,但這種現象仍屢禁不止,甚至很多機構頂風作案。
“現在缺乏監管,基本上取決于核酸檢測公司的意識,難以保證客觀性和準確性。”金冬燕說,即使檢測試劑批準上市,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在核酸檢測試劑投放市場的過程中,國家監管缺失,部分企業存在“掛羊頭賣狗肉”的問題。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應嚴格控制核酸檢測試劑和抗原檢測試劑的準確性。
記者:牛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