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灣改編指的是1927年9月29日至10月3日,毛澤東在江西永新縣三灣村,領導了著名的“三灣改編”。
從政治上組織上保證了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是我黨建設新型人民軍隊最早的一次成功探索和實踐,標志著毛澤東建設人民軍隊思想的開始形成。
三灣改編解決了如何把以農民和舊軍人為主要組成部分的革命軍隊建設成為一支無產階級的新型人民軍隊的問題,確保了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奠定了政治建軍的基礎。
同時,三灣改編的三項重要內容之一——實行民主,也對團結廣大士兵群眾、瓦解敵軍起到了巨大作用。
從這個意義上說,三灣改編豐富了我們黨早期的統一戰線思想,從理論和實踐上對統一戰線工作做出了指導。為以后具體的統戰工作提供了方向指南。
毛主席創造性地確立的“支部建在連上” 、“官兵平等”等一整套嶄新的治軍方略。這是中國共產黨建設新型人民軍隊最早的一次成功改造。
黨組織建在連上,設立黨代表制度。排里有黨小組,班里有黨員;營、團以上建黨委,全軍由毛主席領導,從而建立起貫通從最高層到最基層的組織體系。
黨代表制度使得軍隊各層級逐步形成了雙首長負責制,確立并實現了“黨指揮槍”。這是人民軍隊能夠百戰百勝,受到人民擁護和愛戴的根本原因。
三灣改編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國企的黨組織開始變得弱化了,基層黨組織的作用在弱化。
這直接導致了國企出現了很大的問題,員工干勁不足,凝聚力差,干群關系緊張,員工們的主人翁意識消失了,于是國企開始舉步維艱。
當所有的焦點都聚集在體制出問題的時候,其實把真正的原因給忽略了。
孫子曰:上下同欲,則可以為之生,可以為之死,蹈火而不退。
忽視了黨組織的作用。回想一下”三灣改編”,或許就有答案了。
把黨支部建在連上,那么我們就應該活學活用把支部建在班組,建在基層。
確保黨對于國企的全面掌握和領導。有了黨員的先鋒帶頭作用,有了黨組織的凝聚力,必然會鼓舞整個團體。
企業的每一名員工都充滿活力,都愿意與企業同呼吸,共命運那么這個企業一定是生機勃勃,充滿朝氣。
這就是”三灣改編”的現實意義。國企應該深刻領會它的現實意義。
要解決國企的問題就必須強化黨的作用,保證黨對于企業的絕對領導,強化基層黨組織建設,強化黨支部的作用,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這一點不能動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