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網匯
            綜合信息情報站

            春節最早起源于什么時候-春節的歷史起源于哪個時期

            近日的雪預示著來年的好運氣

            公元前202年,漢朝建立,劉邦怎樣也不會想到由他一手創建的大漢帝國竟綿延四百年,并為早期中華文明的發展做出重大貢獻。

            春節起源于先秦上古時期的祭祀儀式與天文歷法制度,在漢武帝時期,由于《太初歷》的頒布使得中國的歷法體系自此確立了根基,而春節也由此產生萌芽并在此后的兩千多年里逐漸成為中國人最為看重的節日。

            一、天文歷法體系的確立與春節的誕生

            但凡是一件文化習俗產生便必定有相應的社會文化土壤,春節萌芽于漢朝并不是毫無緣由的,而其中最大的因便是二十四節氣與歷法體系的確立。

            中國古代是農耕文明,而農業生產與天文地理密切相關,二十四節氣這一傳承至今的表示氣候變化的民間習俗便是在西漢時期確立的。

            《淮南子》中便有記載說當時的節氣是“斗日行一度,十五日為一節”,斗即表示北斗星的指向變化,也就是說當時的人們以北斗星的指向變化作為判斷節氣變化的標準。

            而在《淮南子》中,除部分節氣名稱與今日不符之外,大部分節氣名稱都與今日一致。

            根據太初歷記載所畫出的時節變化圖

            除二十四節氣確立之外,我國歷法體系也在西漢得以確立。古人講究五行相生相克說,在改朝換代或皇帝更換之時往往要在一年的歲首時改正朔與更換衣服顏色,傳說中夏朝以正月為歲首,商以今日的農歷十二月為歲首而周代則以十一月為歲首。

            至秦始皇一統天下之后采用顓頊歷,以十月為始,這樣也使得歲首長時間處于變換當中,直到西漢武帝定《太初歷》之前,漢朝曾采用了顓頊歷、商歷、周歷等六種歷法,歲首的具體時間始終處于變動之中。

            公元前104年,漢武帝命司馬遷、落下閎重新制定歷法,最終形成了以正月為一年開始,正月初一為元旦之日的歷法即太初歷,與此同時二十四節氣也被納入到新的歷法體系當中,而中國的農歷年也就基本確定下來。

            此次歷法系統的變革對于我國影響深遠,它與二十四節氣的結合不僅僅為我國農民提供了方便快捷的“天氣預報系統”,而且使得我國形成了許許多多的節日。

            春節的起源之一便是歲首的祭祀活動,太初歷頒布之后,歲首為正月,正值寒冬臘月農閑時期,也為人們慶賀新年提供了大量的空閑時間。

            落下閎

            二、漢魏時期的春節儺戲

            春節在漢魏時期出現萌芽,此時的春節有著“正旦”、“元日”、“元正”等諸多名稱,其實“春節”一詞也是民國之后才被用來形容過年。

            在先秦乃至上古時期,人們便非常重視歲首時節的祭祀活動以期盼來年能夠風調雨順,而祭祀盛典也成為人們歡聚一堂、歡歌笑語的重要時分。

            漢魏時期的春節也依舊存有先秦祭祀盛典的色彩,人們認為正月是萬物開始的時節,而《史記》中也記載說:“正月旦,王者歲首,立春日,四時之始也”,這說明正月初一是十分重要的一個日子。

            畫中的人在舉行儺戲活動

            漢魏時期的春節有著屬于自己時代的習俗,其中十分重要的一項活動便是在除夕夜的“驅儺”儀式。由于除夕夜是農歷年的最后一天,所以這一天也被稱為“歲暮”日。

            這一天是除舊迎新的一天,所以人們舉行驅儺儀式也是為了能夠清除一切疾病與煩惱,以全新的姿態迎接新的一年。

            在漢魏時期,每逢除夕夜臨近時期,宮廷里便會開始準備驅儺儀式,《后漢書》里寫道:“先臘一日,大儺,謂之驅疫……以逐惡鬼于禁。”到北魏時期,宮廷內的驅儺儀式已經不僅僅具有驅除邪魔的目的,還想借助這盛大的儀式來展示國家的強大實力。

            《魏書》中便曾有記載說:“因歲除大儺之禮,遂耀兵示武。”整場儺戲令參演步兵駐扎南部,騎兵駐扎北部,二部互相爭斗,結果總以北方騎兵大勝終結,這也表示北魏對自己國力的強大自信以及想要一統天下的雄心志氣。

            北魏的騎兵陶俑

            直至隋朝建立,這種儺戲都一直保留了下來,北魏時期的儺戲因統治者為鮮卑族而具有強烈的鮮卑色彩,而其由于其目的過于張揚,是為了宣揚武力而進行。

            其所具有的漢朝時期的祭祀活動的威嚴感已經大為減弱,儺戲祭祀鬼神、祛除邪魅的神圣感已經逐漸消失,儀式也不再為神,其娛樂性與“人”的色彩愈發的濃厚。

            三、“人日”之活動

            在漢魏時期有著一項非常獨特的春節習俗即“人日”活動,人日又被稱為“人勝節”,古人認為在天地混沌初開之時,正月的前七天分別出現了不同的生物,第七天人類出現了,所以這一天又被稱為“人日”。

            人日活動在魏晉南北朝期間是春節非常重要的一項習俗,在這一天人們要吃由七種蔬菜-象征初七混合在一起的食物,具體來說就是將七種蔬菜切成塊狀,經調料調和之后放在鍋中煮成糊狀食物后進行食用。

            其二要用五色綢緞為底料,將其裁剪成為人形并貼在屏風之上。第三則是要制作一種名為“華勝”的女性頭飾用品互相贈送,而女性戴華勝既有著生殖崇拜的意味還有祛除邪魅的功能。

            此外人們還要在這一天登高,君臣則經常會在這一天登高賦詩并舉辦詩詞盛會。

            此外漢魏時期的春節還出現了在門上貼門神的傳統,神荼和郁壘成為家喻戶曉的門神,被人們貼在門上以保佑家庭和諧平安。

            而桃木克鬼、放爆竹等習俗在此時期也已經確立下來,成為漢魏時期春節的重要組成部分。

            神荼和郁壘

            文史君說:

            漢魏時期是中華文明的第一個巔峰時期,與此同時許多制度也在此時被確立下來。在漢朝出現并確立的二十四節氣與太初歷不僅僅確定了我國的農歷紀年制度,還為春節的出現提供了基礎,自此春節的萌芽產生并一點點的發展成熟。

            華勝頭飾

            贊(0) 打賞
            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用戶上傳并發布,未作人工編輯處理,不構成投資建議請自行甄別,也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果您發現有涉嫌版權的內容,歡迎發送郵件至:wolfba@qq.com 進行舉報,并提供相關證據,工作人員會在5個工作日內聯系你,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

            大智網匯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wolfba@q.com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

            投稿&軟文

            覺得文章有用就打賞一下文章作者

            非常感謝你的打賞,我們將繼續提供更多優質內容,讓我們一起創建更加美好的網絡世界!

            微信掃一掃打賞

            登錄

            找回密碼

            注冊

            日韩资源在线观看| 国产午夜精品1区2区3福利| 亚洲国产精品婷婷久久| 99麻豆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 四虎精品免费永久免费视频| 日韩一级在线播放| 国产日韩精品在线| 日韩视频中文字幕专区| 亚洲av日韩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一国产一无码一日韩| 国产精品V亚洲精品V日韩精品| 凹凸国产熟女精品视频| 免费久久精品国产片香蕉| 国产在线国偷精品产拍| www.日韩三级www.日日爱| 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AV| 亚洲毛片av日韩av无码| 中文字幕日韩精品有码视频| 91精品日韩人妻无码久久不卡|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日韩| 日韩免费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97久久中文字幕无码| 亚洲日韩国产精品乱| 香蕉久久综合精品首页| 国产精品亚洲аv无码播放| 国产AV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久琪琪去精品色无码|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人人精品电影| 久久精品中文闷骚内射| 亚洲狠狠ady亚洲精品大秀| 精品久久久久久婷婷| 久久99热久久99精品| 国产精品无码素人福利免费| 国产乱人伦真实精品视频| 亚洲日韩一区精品射精| 亚欧洲精品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H无码精品3D动漫在线观看| 麻豆精品成人免费国产片| 麻豆aⅴ精品无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