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融合虛擬化與云桌面的區別
超融合虛擬化: 節約成本、彈性擴展:實現存儲和計算同步線性擴展,服務器節點可隨桌面部署量的增加而逐次購買,并且可以無縫的擴展到集群系統中,可有效的減少初次部署成本和運維成本;
數據高可靠:基于分布式架構,數據副本隨機分散在節點中,支持多副本自動修復技術,實現虛擬機、硬盤、節點等多維度高可用,可應對在磁盤故障、存儲控制虛擬機故障、服務器故障等多種問題導致的系統宕機問題;
體驗提高:虛擬機啟動速度**提高;分布式節點、減少網絡數據流;有效抑制啟動風暴、降低IO延遲;使用企業級SSD和內存緩存,直接從SSD中讀取數據,減少IO壓力。
什么是超融合?超融合一體機有什么好處?
一、什么是超融合?有什么優勢?
什么是超融合?有什么優勢?說到這個就不得不先提及超融合替代的產品:傳統IT架構。
通過國外的Nutanix、VMware(vSAN),中國的SmartX等超融合廠商的案例描述中看到,他們所替代的產品大量的是老牌存儲廠商EMC、HDS等公司的存儲產品。所以,用戶采購超融合并不必須替換原有的服務器品牌(比如Dell)或者虛擬化品牌(比如VMware),只有存儲(比如EMC)是一定需要替換的。所以最重大的區別是存儲架構不同,超融合使用的是分布式存儲,它可以很好地基于X86服務器構建一個易擴展、高可靠的存儲資源池,這是超融合的基礎,也是核心技術點。
傳統it架構與超融合架構的區別及對比
具體而言有以下幾方面的區別:
二、超融合一體機有什么好處?
超融合一體機是指廠商根據客戶的需求,和自身的產品策略,為用戶提供的開箱即用,一體機化的交付方式,一體機包含了軟件和 廠商選定并適配的 x86 服務器。可見開箱即用,一體化交付是其最大優勢。在簡化部署、維護,以及可用性,可靠性等方面優勢更明顯。具體如下:
以前企業在部署自己的IT系統時,往往需要采購不同的設備,安裝調試過程比較長,甚至會影響業務的上線時間。有了超融合一體機,企業只需要購買一臺這樣的產品即可,安裝和調試過程非常方便,大大簡化了部署難度,加快了業務的上線時間。
以前公司有多少種不同的硬件設備,就需要多少個不同專業的技術人員,采用超融合一體機后,系統管理難度降低,一個技術人員就可以輕松搞定,降低了運維的難度和成本。
超融合一體機在設備故障方面要低很多,即使出現問題,解決起來也相對比較簡單和快速,這就很好的提高了它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相對于多臺設備組成的IT系統的采購價格而言,超融合一體機的售價會低很多。
請問有人知道超融合是什么嗎?
國外廠商Nutanix是最早提出這個概念的,其實簡單來說就是分布式存儲和計算虛擬化部署在同一硬件內,國內的SamrtX現在做的也很不錯。
分布式存儲和超融合區別及優勢?
超融合的概念主要體現在超融合一體機,超融合一體機是將計算,存儲結合,通過軟件定義的形式將它們打通,再集中在一臺機器中向客戶提供服務。
超融合更適合業務量不大空間有限的中小型企業,少量超融合一體機就可以提供給中小型企業足夠的網絡,計算,存儲等服務。但當隨著企業業務發展,計算、網絡、存儲消耗占比發生較大偏移時,企業對存儲、計算中某一項有更多的遠超于其原有超融合一體機提供的服務需求時,再進行超融合一體機購買就會造成超融合一體機內其他資源的浪費。這就不得不另行購買獨立的分布式存儲來解決存儲的問題,或獨立的機器解決計算的需求。但某些超融合一體機不支持另行購買的分布式存儲系統,使企業資源矛盾更為嚴重。同時超融合一體機的廠商,因為要兼顧做存儲以及計算多項服務,所以存儲產品的專業性及可靠性上會與專業做存儲的公司的存儲產品有一定差距。
所以隨著企業的發展,從超融合架構走向非超融合的架構是必然的趨勢。
超融合與云計算有什么聯系?
超融合通過實現存儲、網絡、計算的虛擬化,將計算、網絡、存儲整合到同一個系統平臺,解決了從計算到存儲包括網絡橫向擴展的難題。超融合架構大幅提升了計算能力,依托其底層分布式存儲,可實現數據容災功能,同時使云計算硬件成本大幅降低,數據更安全、業務更可靠、維護更方便。超融合讓云計算更進一步回歸其本質:用低廉通用的設備搭建高可用服務。
盡管市場仍處于超融合應用的起步階段,但自進入中國市場伊始,超融合的發展之勢便風起云涌。目前,超融合架構正快速應用于眾多行業客戶,并成為資本市場的新寵。未來超融合的市場容量將達到數千億級別。目前,作為國內領先的云計算服務商:小鳥云正努力在這場架構革命中不斷尋求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