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治療勃起障礙和早泄不僅可以補腎,還可以找到另一種方法來解決肝郁和清濕熱。
中醫將勃起功能障礙歸類為“陽痿”四逆散源于《傷寒論》,主要用于治療咳嗽、心悸、腹痛、腹瀉等疾病。《靈樞經脈》:“肝者筋之合也,筋者聚于陰器。“素問痿論”云:“筋痿者,生于肝,使內也。指出肝主筋,與陰器相結合,陽痿不必對肝負責,而四逆散以疏肝理氣為主,與陽痿的治療理念不謀而合。
一些現代中醫認為這種疾病與肝臟密切相關。肝臟主要隱藏血液,主要排泄,陰莖正常勃起需要肝臟排泄氣和血液;肝臟主要調節情緒,研究表明心理因素是勃起功能障礙的重要危險因素。從肝經絡在人體循環可以看出,肝經絡進入陰毛,陰循環器;從肝生理特征可以看出,肝氣上升,主春,春季充滿活力,是萬物生長交配的季節,肝氣光滑,充足是陰莖正常勃起的先決條件。
四逆散雖然藥物簡單,但組方精良,方中柴胡疏肝解郁為君,白芍養血柔肝為臣,下氣結為佐,燒甘草益氣健脾為使。其中,柴胡與白芍相匹配,是該方的核心藥組。兩藥一疏一養,一散一斂,助肝養肝,散氣結,收斂陰血。兩者相互依賴,相互促進,相互治療,最終理氣養血,調和氣血;柴胡與芥末相匹配,一升一降,增強舒適氣機的功效,提高清濁度;三者的兼容性可以大大提高破結、解郁、調血的效果。最后,甘草和白芍可以使肝木平,脾土健,胃氣和。綜上所述,共奏疏氣機,理肝脾,主治肝膽氣機阻滯、脾胃升降阻滯、陽熱內郁等證據。
根據《基于網絡藥理學和分子對接技術探討四逆散治療勃起功能障礙的作用機制》,四逆散治療勃起功能障礙主要與槲皮素、木犀草素、山奈酚、芒柄花素、7-甲氧基-2-甲基異黃酮五種活性成分有關。
研究發現,槲皮素和木犀草素可以顯著改善勃起功能障礙患者的性行為,提高ATP的生物利用率,調節核糖核酸酶和腺苷脫氨酶的活性,提高NO水平,從而治療勃起功能障礙。槲皮素和木犀草素還可以抑制磷酸二酯酶-5、改善陰莖組織脂質過氧化,改善精氨酸酶、乙酰膽堿酯酶和血管緊張素轉化酶的活性。
山奈酚是一種常見的黃酮類化合物,具有抗炎、抗凋亡、抗氧化活性,對心血管疾病有保護作用。研究發現,山奈酚可以減少氧化應激、心肌酶、環氧化酶-2和血管內皮生長因子的表現。雖然沒有直接的研究發現山奈酚可以治療勃起功能障礙,但推測山奈酚可以通過修復血管間接改善陰莖的勃起功能,因為陰莖的海綿體大多由血管結締組織組成。
芒柄花素是一種異黃酮類化合物,是一種植物雌激素,具有雌激素、抗炎、抗腫瘤、抗血栓形成、抗凋亡等作用。雌激素與陰莖發育有關,并潛在參與成年期勃起功能調節的過程。

服用抗抑郁藥會導致陰莖勃起功能障礙,這是抑郁癥患者最常見的不良反應。在治療過程中,他們往往處于兩難境地。停止服用抗抑郁藥會導致反復的抑郁癥狀。繼續服用抗抑郁藥會影響性功能,甚至加重性功能障礙。
抑郁癥常表現為情緒低落、精力喪失、興趣喪失、睡眠障礙等,屬于中醫“抑郁癥”的范疇。就抑郁癥而言,祖國醫學多從心論治。大多數醫生認為抑郁癥的發病率與心脾兩臟密切相關。過度思考或肝氣橫逆脾臟都會導致脾臟失運,長期出現氣血生化不足,從而消耗心靈,失去心臟,最終導致心脾兩虛證的形成。治療要求其本,所以臨床上治療心脾兩虛抑郁癥引起的勃起功能障礙,當益氣補血、健脾養心時,常用歸脾丸。
歸脾丸,處方來自宋代《濟生方》一書中的“歸脾湯”。方中黨參、黃芪、白術、甘草補脾益氣,資助化源;木香理氣醒脾;當歸、龍眼肉養肝血;茯苓、遠志、酸棗仁養心安神;紅棗開胃醒脾,調和營衛。全方位心脾同治,重點治脾,補脾養心。
歸脾丸,既能益氣補脾,以統血攝血,又能補心安神定志,更能行氣助運,防止補藥膩滯胃。各藥配伍,共成健脾養心、氣血雙補劑,對男性陽痿、早瀉不育癥的治療有很好的效果。因此,歸脾丸在性功能障礙治療中的作用也逐漸得到認識。現代研究結果表明,歸脾丸還具有抗焦慮、改善抑郁癥狀的作用,對伴有焦慮抑郁的勃起功能障礙患者有顯著作用。
龍膽瀉肝丸
早泄的辨證分類很多,其中肝膽濕熱最常見,脾不濕,肝不疏泄,導致濕熱,濕熱內涵,導致陽痿早泄。治療應以疏肝解郁、清熱利濕為主。
龍膽瀉肝丸由龍膽、柴胡、黃芩、梔子、澤瀉、木通、鹽車前子、酒當歸、地黃、烤甘草組成。清肝膽,利濕熱。用于肝膽濕熱、頭暈、耳鳴、耳聾、口痛、尿紅、濕熱帶。
方中當歸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柴胡疏肝解郁,提升陽氣;龍膽草清熱燥濕,瀉肝火;梔子清熱瀉火,解毒利濕;生地養血養陰補腎;甘草清熱解毒,補脾益氣;黃芩補氣養陽,益健表,托毒生肌,利水消腫;車前清熱利水,明目祛痰;澤瀉利水滲濕,排熱;木材通熱,利水通淋。共奏疏肝解郁、補氣升陽、利水滲濕的功效。
{img}64fcb9c47014c89e
臨床研究表明,當歸、柴胡具有鎮靜、催眠、麻醉、鎮痛作用,可降低射精中樞興奮性;黃芪具有解熱、利尿、鎮靜作用,可降低神經興奮性。龍膽瀉肝丸與達泊西汀或舍曲林一起治療肝膽濕熱早泄,可降低神經中樞興奮性,有效延長射精潛伏期,改善性功能指數,改善早泄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