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初,中國房地產市場現見底穩定信號
(經濟觀察)2023年初,中國樓市現見底穩定信號
北京,3月15日,中國新聞社電話:2023年初,中國房地產市場現見底穩定信號
龐無忌,中新社記者
中國房地產市場已經下跌了一年多,開始出現穩定的信號。中國國家統計局15日發布的一些房地產指標同比大幅下跌,甚至“從負到正”,房地產市場的熱度出現了復蘇的跡象。
今年前兩個月,房地產投資和銷售有所改善。同日發布的數據顯示,前2月,中國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下降5.7%,較2022年下降4.3個百分點。同期,商品房銷售額也從去年的26%以上下降到0.1%。
部分指標已“由負轉正”。1-2月,房屋竣工面積同比增長8.0%。商品房銷售中,住宅銷售同比增長3.5%。商品房平均銷售價格也較去年同期略有回升。
今年春節假期過后,北京、上海、深圳、杭州、成都等熱點城市曝光了房地產市場超出預期升溫的消息,特別是二手住房交易量持續增長,部分城市二手房價也略有回升。
許多指標都發生了積極的變化,房地產市場是否進入了快速升溫階段?

中國國家統計局發言人傅凌輝當天表示,總體而言,房地產市場仍處于調整階段。后期,隨著整體經濟的逐步改善和市場預期的改善,房地產市場預計將逐步穩定。
2022年,由于多種因素,房地產市場整體處于下行狀態。去年,一些主要房地產企業出現了資本鏈問題,一些地方甚至出現了住房交付困難。為此,國家和地方政府出臺了一系列穩定房地產市場的措施。在一系列政策的作用下,隨著經濟的升溫,房地產市場發生了積極的變化。
殼牌研究所市場分析師劉麗杰表示,1月至2月的市場復蘇主要是對早期積壓購房需求的補償釋放,其中大量交易是為了改善住房需求。短期交易量相對較高并不意味著市場已經進入了快速升溫階段。
需要注意的是,雖然目前市場的前瞻性預期指標已經恢復,但并沒有突然進入熱區間,價格變化相對穩定。此外,全國新建商品房待售面積仍在增加,庫存去除壓力仍較大;雖然房地產企業融資和征地信心有邊際改善,但尚未完全恢復。
廣東省城市規劃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玉佳認為,自今年年初以來,房地產市場的穩定主要來自三股力量:疫情阻礙的剛性需求、住房需求和預期改善帶動的需求。反映在網上簽約數據中,預計需求修復將至少持續到第一季度。
然而,李玉佳提醒說,3月份,房地產市場穩定和復蘇的勢頭并沒有加速,一些熱門城市二手住房市場復蘇放緩;新房市場訪問、認購等領先指標也有所下降。這意味著需求恢復的基礎不牢固,剛性需求的動力不足,改善需求的循環鏈不光滑。后續市場能否繼續穩定,也取決于政策支持、宏觀經濟和就業形勢等因素。
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兼研究部主任龐明認為,政策支持和關懷、宏觀經濟改善、居民就業收入預期、房地產銷售價格穩定等積極影響將支持居民的購房信心。3月是房地產企業傳統的供應旺季,“小春”市場值得期待。
然而,他還觀察到,目前的市場表現出了一、二線城市、二手住房和改善住房需求的差異化特征。與此同時,土地拍賣市場、投融資等供應方面的數據顯示,其復蘇仍落后于銷售方面。如果點復蘇的差異化現象繼續存在,或影響房地產行業后續復蘇的可持續性。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劉麗杰認為,隨著積壓需求的迅速釋放,預計3月份的市場修復勢頭將比2月份放緩。但這并不意味著市場“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