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京津冀協調發展不斷向高水平邁進
視頻加載中…
央視新聞(新聞聯播):京津冀協調發展戰略實施以來,三地緊緊抓住北京非首都功能的“牛鼻子”,緊密協調聯動,扎實有效地推進重大國家戰略的實施,京津冀協調發展不斷走向更高水平。
加快京津冀重大項目協調發展。在北京市副中心,北京東六環入地改造工程、副中心三大文化建設等重點項目標準高質量推進;雄新區建設全面加快,啟動區“三橫四縱”骨干路網具備通車條件;中國星網、中國中化、中國華能等三家央企總部啟動建設,首批高校和醫院基本確定選址。

產業協調,優勢互補。京津冀共同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學、汽車等優勢產業,共同打造先進制造業集群。截至目前,京冀曹妃甸協調發展示范區已簽約北京465個項目,天津濱海-中關村科技園新注冊企業4000多家。中關村企業在津冀設立分支機構9500多家,北京流向津冀技術合同成交額超過2100億元。
經濟發展,交通第一。目前,北京已形成航空“雙樞紐”模式,“京津冀軌道”不斷鞏固,京張高速鐵路、京唐城際、京濱城際開通運營,京雄城際鐵路全線運營,初步實現京津雄核心半小時,京津冀主要城市1-1.5小時。
造福民生的公共服務。京津冀地區成立了15個跨區域特色職業教育集團,三地成立了22個高校發展聯盟。京津冀醫療衛生合作項目約50個,京津冀4800多家指定醫療機構實現跨省住院費用直接結算,5500多家指定醫療機構實現異地門診費用直接結算。幾天前,由北京大學口腔醫院和保定市第二醫院聯合建設的保定市第二醫院口腔醫院正式投入運營。
提高服務效率,優化商業環境。目前,三個地方已簽署了京津冀商業環境綜合發展合作框架協議和商業體系、監督執法、政府服務五個關鍵領域合作框架協議,155個高頻政府服務實現“跨省”、社會管理、司法行政等領域簽署了90多項合作協議,加快建設互補優勢、充滿活力的區域經濟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