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什么吐出來的“廢氣”能救一個人?達州中心醫院急救專家給煤礦工人發了急救講座
封面新聞記者曾報道過攝影
“當我們呼吸時,我們吸入氧氣,呼出二氧化碳,對吧?”3月17日,在四川省大竹縣柏林煤礦礦區,數十名工人在會議室聽了急救講座,講述了急救專家劉文滬提出的問題,每個人都不敢匆忙回答。
急救專家劉文滬演示了胸外按壓方法
想了一會兒,還是有人忍不住回答:“一定是對的,因為這是常識!”
劉文滬笑了,沒有直接公布答案,而是提出了第二個問題:“既然我們呼出了二氧化碳和廢氣,為什么還有人工呼吸的急救方法?為什么吐出的廢氣能拯救一個即將死亡的人?”

講座現場沉默不語。
“好了,現在我來為大家揭秘。劉文滬解釋說,當人類呼吸時,肺部需要吸入氧氣并排出二氧化碳。但在人體呼吸過程中,吸入的氣體成分和比例與空氣相同,氮氣占78%,氧氣占21%,稀有氣體占0.94%,二氧化碳占0.03%,水蒸氣、其他氣體和雜質占0.03%。“雖然我們呼出的氣體成分發生了變化,但氮氣仍占78%%氧氣下降到16%左右,二氧化碳上升到4%左右,救一個人,氧氣含量就足夠了。”
劉文滬介紹,人工呼吸的原理是利用大氣壓與肺內壓的差異,使呼吸驟停患者被動呼吸,獲取氧氣,排出二氧化碳,從而更好地維持生命體征。人工呼吸可分為負壓法和正壓法。負壓法是定期擠壓胸部,以便更好地維持肺內壓的變化和通風。正壓法是口對口的“人工呼吸”。
急救專家組現場演示心肺復蘇術
在講座中,急救專家為您帶來了大量的實踐知識。同時,結合具體的例子和自己的工作經驗,教授心肺復蘇、人工呼吸等急救技能。
煤礦工人劉先生告訴記者,當天的講座內容豐富,使他們受益匪淺。例如,專家教授的上述急救知識非常實用。假設工人需要救援,他會第一個沖上去救援。
同日,達州市中心醫院外科黨總支、達竹礦務局柏林煤礦醫院在大竹縣柏林鎮開展了免費診所。40多名醫務專家為群眾進行了現場診斷和治療,并回答了問題和疑問。同時,他們在柏林煤礦舉行了急救演練和培訓,開設了講座,講解肝炎防治知識,普及急救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