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胃病的癥狀是什么?
一般來說,胃病是指胃炎和胃潰瘍這兩種最常見的疾病,下面我就分別介紹一下這兩種疾病的癥狀。
1、胃炎
1.1、急性胃炎患者的發病率往往更為突然。患者會感到上腹部,即胃部位有輕微的疼痛,或只是不舒服,如腫脹的感覺。它可能伴有惡心和嘔吐的癥狀。
1.2、一些急性胃炎患者的糞便呈柏油狀,臨床上稱為黑便或嘔吐物中的血液,表明有消化道出血癥狀,出血量大,應立即送往醫院。
1.3、慢性胃炎患者表現不同,可能根本感覺不到任何不適,也可能只表現為消化不良、惡心嘔吐、胃隱作痛等。
2、胃潰瘍
2.1、它表現出規律性和節律性,即進食后疼痛,食物消化后疼痛緩解。但這個過程在下次進食后重復。
2.2、患者會有消化不良、食欲不振、上腹部隱隱作痛或腫脹等感覺。
2.3、和急性胃炎一樣,當胃潰瘍嚴重發作時,也會出現消化道出血的癥狀,即嘔血或黑便。
2.4、如果突然出現劇烈疼痛,腹部肌肉異常緊張,按壓時疼痛,手放開時疼痛加重,應警惕胃潰瘍穿孔是否引起急腹癥,必須立即送往醫院治療。
5、肉桂6克,山楂肉10克,紅糖30克。用水煎山楂,然后加入肉桂。山楂煮熟后,去火,過濾汁,加入紅糖,調整均勻,然后加熱。用于因飲食寒冷、粘度過大而引起的胃痛。
6、粳米克,牛肉松25克(或其他肉松)。將粳米用常法煮粥,加入肉松調勻,趁熱食用。適用于脾胃虛寒引起的胃痛。
8、新鮮瘦羊肉克,切成小塊,先煮,然后和粳米一起煮粥。每天服用兩次。治療虛寒性胃痛、中老年氣虛虧損、陽氣不足、惡寒怕冷、胃痛。
12、姜克、紅棗克、豬油克、面粉克。將姜洗凈,擦干水分,用豬油炸紅棗,然后研究成細粉,與面粉混合,加水,做成小蛋糕,蒸兩天。具有溫脾、解痙、止痛的作用。用于十二指腸潰瘍,常用有效。
13、適量的新鮮卷心菜和麥芽糖。用冷開水洗凈卷心菜,搗碎,用消毒紗布絞汁。每天早晚飯前取一杯新鮮卷心菜汁,加熱后加入適量麥芽糖飲用。每天兩次,每10天一次。具有清熱止痛、促進潰瘍愈合的作用。適用于胃、十二指腸潰瘍。早期療效明顯。
1、小心吃冷(冷傷胃陽,冷留)。
2、緩解情緒(憂思傷脾,怒氣克胃)。
3、少吃肥甜(肥膩耗脾,甘味滯氣)。
4、規律飲食(按時吃飯,少吃慢)。